2011年3月下旬的一个夜晚,时间已经过了十点,春寒料峭。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核锻社区通往灞桥街道的世博大道上,路还没有修好,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穆毅毅骑着自行车磕磕绊绊地摸黑前进,突然连车带人栽到一个大坑里,半晌爬不起来——明明白天上班从这条路走的时候还是好好的,压根没想到会突然出现这么个大坑,她完全摔懵了,等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摔伤了腿,她拉开嗓子求救,可这条路晚上人迹罕至,喊了很久也没人经过,急得她边哭边往上爬,“这简直就是我人生中最惨淡的时刻。”事情虽然过去7年多,可穆毅毅仍然记得那时的狼狈不堪。
1987年10月出生的穆毅毅2010年9月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核锻社区主任助理。家人和朋友都曾劝她放弃基层工作,回城找一份安逸的职业,但性格倔强的她咬牙坚持了下来,在核锻社区一干就是8年。“当初的挫折磨练了我的意志,在之后的工作中,遇到任何问题和困难,我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穆毅毅说。
图为穆毅毅和社区老人在一起。
核锻社区位于城郊结合部,刚来当村官的时候,社区主任就告诉穆毅毅,这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最大的问题就是居民养老问题,大部分家庭是当地地质勘探局的职工,年轻人大多子承父业搞野外地质勘探,常年不回家。社区常住的5000多人中,60岁以上的有2300多人,70岁以上的有1300多人。针对这一情况,社区建起了居家养老服务站,让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贫困老人等约100多人集中吃饭。穆毅毅上任后进行了入户走访,向主任提出建议:增加居家养老的文化内涵,组织适合老人的文体活动,比如扭秧歌、手指操等,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来服务站参与活动的老人越来越多。
每年“重阳节”,穆毅毅都会挑大梁,为老人们举办社区“九九重阳”文艺汇演,评选出3位孝亲敬老“明星”,12位发挥余热、构建和谐“明星”,营造良好的尊老爱老氛围。这项活动,已经成为核锻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一大品牌。
穆毅毅是个有心人,社区老人普遍都有慢性病,她在入户走访时听说,不少老人因缺乏相关知识,经常受到一些卖虚假药品、保健品骗子的忽悠。2014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穆毅毅在社区成立了老年科普大学,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为辖区居民尤其是中老年讲解健康养生、疾病预防知识,让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如今,穆毅毅走在社区里,老人们都把她当成自家的孙女。老人梁益和的儿子小梁给她送来了锦旗,并在感谢信中说:“社区对我父亲的周到服务,是我们做儿女的想做而无法做到的。”小梁是地质大队的职工,常年外出,照顾父亲成了小梁的一块心病,而社区温馨的居家养老服务,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空巢老人秦爱花之前一直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吃饭,闲暇时就跟着其他老人唱歌、打牌、聊天,生活一直很充实,可是儿子总是觉得亏欠母亲的,就把老人接到海南跟自己一起生活。离开了社区居家养老的环境,子女上班后老人就一个人在家,郁郁寡欢。临终时,老人还一直念叨社区的老伙伴们和温馨的生活,事后儿子回到社区说:“我真后悔将母亲接走。”
图为穆毅毅在社区开展公益活动。
2013年8月,穆毅毅高票当选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她深入到居民中,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所盼。她决心把纺渭路这一难啃的“骨头”给“啃”下来。
纺渭路只有500多米,由于不属于市政道路,没有铺设下水管道,大晴天都得穿雨鞋,下一次雨一个星期都干不了,别说老人了,年轻人都没法走。社区历届负责人都曾找有关部门协调过,但最终都没有结果,穆毅毅四处奔波同样屡屡受挫,最后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拍了视频和照片,连同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一并发给市长信箱,没想到过了一个多星期,就有人到社区实地考察,没过多久,一条有绿化带、有路灯、有人行道的新纺渭路就修好了。2016年穆毅毅高票当选核锻社区党总支书记。
穆毅毅说,8年多来,自己从组建各类文体队伍,丰富居民尤其是老人文化生活,再到为居民修路,尽全力实现他们的“微心愿”,虽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