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女村官金宏雁:在困难挫折中的洗礼和蜕变
2014-11-20 14:18:00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山西频道  作者:石俊文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 

图为金宏雁精心细作的400亩优质特色水稻

  金宏雁,是山西代县峪口乡金盘村的一名普通的女大学生村干部,熟悉了解她的人都因为她黝黑的皮肤,爽朗的笑声,超快的语速,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热情似火的开朗性格,常常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活脱脱一个假小子而被戏称为“女汉子”。当然这位女主人公也在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村庄传奇,如同希望田野上的铿锵玫瑰迎着风雨与阳光在悄然绽放着。
  梦开始于一个年轻热情的心与落后封闭农村的现实碰撞
2008年,大学三年刻苦努力,金宏雁放弃了留在省城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回到农村,当一名小小的村官,当时很多亲戚朋友都非常不理解,学习一直很优秀的她为什么不跳出农门,去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更好天地,却不知她心中藏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在大城市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固然光鲜亮丽,人人羡慕。在农村工作固然条件艰苦,复杂琐碎,可是在农村故土有自己的父母,为了供其读书,倾其所有,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在岁月的熏陶中早已变得满头白发,步履蹒跚,为什么不早早留在他们的身边陪伴照顾,而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更重要的是这里有许许多多和父母一样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迫切期待着用知识和科技去改变封闭落后的农村面貌,去创新发展他们赖以生存的沃土,在这里大学生的价值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年轻的青春理想可以被更加重视、更加期待。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为什么不去很快播撒第一季种子,去收获第一桶金呢。就这样,金宏雁将宝贵的青春热血挥洒在了农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六年的时间、2000多个日日夜夜,她用辛勤和智慧的汗水,执着而坚定的信念浇灌着新农村建设的美丽花朵。
现实和理想是永远有一定距离。破旧不堪的村委会办公室,村“两委”只有一位几乎弯着九十度腰的老支书,是金宏雁第一次来任职时看到的情景。很多村民都怀疑她的能力,有人说:“她一个小女孩能干了啥?无非就是来混吃混喝。”也有人说:“你一个外人来到我们村能做了什么?”看到和听到这些,她悄悄藏起了精心准备的任职演讲稿,心头泛起了失落感。那时候,她的确犹豫了,不知道当初这个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但是老支书的话让她再次燃起了希望之火,坚定了这个选择。“咱农村条件虽差,但是你来了我们就有信心变好了,新农村建设就需要你们这些大学生娃娃来指引才能最后实现增收致富目标啊!”听到老支书的这句话后,她明白了,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奥妙就在这里。每年有千千万万的大学毕业生,涌入条件好的大城市,找一份环境优美的工作如同一粒尘埃落入了空气其中,大多数会在波澜不惊中沉淀而被遗忘。但是农村不同,在落后贫困的空气中,她看到了对知识的尊重,对人才的敬仰,对改变的期待,这是一股强有力的热流,瞬间把她感染燃烧的热血沸腾,她要改变这里,实现他们心中的期待,做一个人民需要的人。她心头升起了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她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就这样,她留在农村当起了大学生农民,没想到这一干就是六年,不知不觉中她早已将这份工作融入到了人生理想中。她时刻告诉自己,如果能带领村民们吃饱穿暖,幸福安康,那自己的人生将会是多么的有意义啊。
  梦升华于一次次在困难挫折中的洗礼和蜕变
  说一千道一万,最终的归结点都在怎么干。吃饱穿暖,幸福安康说起来容易,实实在在干起来,却又不是那么简单。金宏雁用2008年的最后几个月,走访了全村198户农户,调查掌握了全村的自然条件和土地、经济、党建、交通、水利等各种基本情况,形成了一份可行性计划报告,与此同时协助村里顺利实施了第九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彻底改变了全村只有一位村干部的现状,形成了强有力的“两委”班子后,接下来就一心开始找致富的路子。在调研中让金宏雁明白了农村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唯一资源,便决定在土地上做文章,搞种植。可眼下面临着自己什么也不会,就使劲学习,农民是老师,村干部是老师,早一些的村官同事是老师,乡里的技术员是老师,一年过去了,硬是让自己从韭菜和水稻不分之人成为了峪口乡的农业技术员。为了去河南引进五彩红薯种苗,她和弟弟曾真实地体验了“三顾茅庐”和“程门立雪”的艰辛,一次次的找种苗,却又一次次地碰壁,年轻的倔强执着和诚恳,最终让提供种苗的老板不得不妥协,找到种苗后,又怕软磨硬泡求来的优良种苗枯萎,姐弟俩马不停蹄连夜上了火车,整整10个小时,一直赶在“五一”黄金假期塞满了人的车厢中站在种苗旁边守护着,到了太原后,他们姐弟俩扛着4个箱子和两个大袋子又立马辗转坐上了大巴往村里赶,整整24个小时,他们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到今天回想起来,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她认为这或许就是信念的力量。峪口乡特色西瓜种植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可是西瓜枯萎病蔓延,西瓜成熟期全部发病溃烂,农民颗粒无收,想种好西瓜必须找10年内没有种过的土地,使得土地承包价格哄涨到了800元一亩,生产成本远远高出了承受范围,这些难题像一块大石堵在了峪口乡群众的致富路上,也堵在了群众和她的心中,不服输的她和同伴们认真研究、探讨,学习了西瓜嫁接技术,想通过嫁接,减少对土地的消耗。为了嫁接西瓜成功示范种植,她和同伴们在40摄氏度的高温大棚中连续4小时做嫁接工作,热得几乎脱水。为了减少老百姓的投资风险,她自己先种植特色西瓜试验田,种西瓜老百姓一家一户因为劳动强度大,最多只种3亩,她一个人一口气种了10亩。白天她顶着炎热酷暑整枝压蔓,晚上披星戴月抓紧时间浇灌,好不容易面临成功时却迎来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冰雹,面对七零八乱的瓜地她绝望到了极点,可谓欲哭无泪,硬是在分管领导的鼓励中坚持,收获了奇迹,错过了西瓜销售高峰期和市场低迷期,每亩地买了5000元,这是坚持的力量,这是勇气的力量,这也是付出的最高收获。
  梦远行于勇往直前执着坚定的努力拼搏
  金宏雁在心底深处悄悄有着自己小小的自豪和满足:作为市、县优秀的大学生村干部,她要无愧于"优秀"这一称号;连续4年年度工作考核民主测评优秀,她更要无愧于群众对她的信任和重托。在她的坚持下,嫁接技术开始成功推广,全村已经有30%的农户种上了她们的嫁接西瓜,有效抗击了每亩纯收入3500元的西瓜产业面临的枯萎病蔓延无法延续的难题,五彩红薯为清一色的玉米种植地带来了新鲜的元素,收入要比玉米收入高一倍。成功的迈出第一步,以后的道路似乎更加宽广,这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念,激励了她的斗志。2012年,金宏雁领办了代县紫金苑特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继续大规模进行五彩红薯、五彩花生和阿根廷奶油南瓜等优良特色品种的改良创新探索,五彩红薯、五彩花生成功高产,每亩收益达3000元,是种植玉米的3倍,她把收益全部分给了农户。奶油南瓜失败了,她自讨腰包填补了亏损,还不怕批评奚落,一家一户告诉农户失败的原因,劝解不要贸然种植。2013年受乡党委委派,她又来到金盘村,进行盐碱地改良开发,她大胆开发种植水稻200亩,让昔日毫无收成的荒地和次等地变成了如今的每亩600公斤水稻、亩收入2400元的良田。如今,她的合作社由原来的5户发展为55户,由原来的10亩地发展到400亩基地,由注册资金10万元发展到年创收15万元。如今更多的群众愿意跟着她干,更多的农户愿意问问她今年种啥好,自己也跟着种,这种“领头雁”的感觉,让她对农村天地大有作为的感触更加深刻,也更加坚定。
  如今,金宏雁已经忘了害怕前路的未知,忘了畏惧脚下的荆棘,群众对她的信任足以使他勇往直前,群众的期盼足以让她无惧无畏。学习、实践、创新已经成为她工作的主旋律。立体种植、特色种植、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建设,将品牌、文化、旅游与农产品有效对接都将成为她下一步工作的宏伟目标。她希望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她们的行列中,与她们并肩同行,美丽的中国梦就定会在她们不断奋斗的青春中实现。我们每一个人都共同期待铿锵玫瑰的华丽绽放。

 
/> />
/> /> /> /> />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