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武乡县大学生村官为民服务纪实
2015-01-09 09:05: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于鹏飞 丁青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位于太行山西麓的山西省武乡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太行山精神的发源地。抗战期间,这里曾经是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所在地,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此工作和战斗过。当时仅有14万人口的武乡县,就有9万多人参加了各种抗日救亡组织,14600余人参加八路军,留下了 “八路军爱民如子弟,人民视八路军为亲人”的佳话。今天,走出校门,走向武乡田野的大学生村官们,继承当年八路军的优良传统,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成为太行精神的传承者,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暴雨中,将耄耋老人背离危房

  在监漳镇下北漳村,记者见到了80多岁的留守老人李铁毛。老人儿子残疾,女儿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他和老伴相依为命。“2013年那次下大雨,要不是小魏深夜赶来把我们背出窑洞,今天可能你就见不到我们了。”老人口中提到的小魏,就是该村大学生村官魏雨冰。

  魏雨冰向记者回忆起第一次见到老人时的情景。“那天进入老两口居住的破旧窑洞时,他们正在生火做饭。因年老而颤抖的双手将刚擦着的一根火柴掉在了地上,老人心疼得直跺脚。看到这一幕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从那之后就常去看望老人家。”

  2013年的汛期提前来临,雨接连下了一个多星期。魏雨冰心中一直惦记着两位老人的安全,多次劝说老人先搬到大队去住段时间,但固执的老人总是不愿离开自己的家。“一天深夜,窗外一阵巨大的雷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破窑中的老人。往身上披了件衣服,来不及打伞就冒着大雨跑到了老人家,硬是在老两口的抱怨声中把他们背到了大队。”第二天,得知自家窑洞已坍塌的老两口,拉着雨冰的手老泪纵横:“幸亏你及时赶到救了俺们,不然俺和老伴儿就要命丧黄泉了呀!”当年秋天,魏雨冰通过向上级申请帮助,组织村民集资,为老人重新盖起了三间新房。

  住院时,放心不下的是乡亲

  “佳庆这孩子人好,自己生病了,还想着我们,在医院打电话联系技术人员来村里讲解糯玉米的种植技术,还为我们提供优质种子,我们打心眼里感谢他。”提起村里的大学生村官孙佳庆,墨乡曹家烟村种植户李增平称赞道。

  孙佳庆担任大学生村官有5个年头了,2013年初调往玉石沟村担任支部书记,同年3月注册成立了佳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带领村民种植糯玉米。村民只负责种植管理,公司负责收购、加工和销售,经营风险全压在孙佳庆一人身上。村里和公司的事情实在太多,孙佳庆天天忙得像陀螺一样。到12月底,佳庆感觉到身体不适,但一直抽不出时间,就把看病的事耽搁了下来。直到今年初,在家人再三催促下,佳庆才动身到北京检查身体,被确诊为淋巴瘤。“住院期间,每天一边输液一边接打电话,安排村里和公司的事情。住院两个月,电话费就交了一千多。为乡亲们服务,吃苦受累值。”记者见到佳庆时,他的病情已经得到控制。

  让孙佳庆欣慰的是,今年村里糯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了510亩,增加就业人数30人,季节性务工人员达到100余人。

  洪水镇下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李世杰,从2007年走上村官岗位起,就一心想着要为村里建一所像模像样的小学校。

  下寨村有500余人,外来流动人口多,达到入学年龄的儿童大概有60余人,由于村内学校年久失修,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许多村民不得不放下农活跟随孩子外出陪读。李世杰到任一月后,就向支部书记提出了新建小学校的想法。他积极和镇村两级干部沟通,争取到30余万元的支持资金。可就在学校正式开工前,被几户村民阻止了。原来新规划的学校占用了几户村民的旧址,村民们不乐意了。李世杰主动揽下差事,一头扎进这几户村民家里,讲利害、谈补偿,不知登门拜访多少次,受过多少冷落,挨过多少冷眼,最终说服了村民,学校终于如期开工。第二年9月,新学校建好了,望着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李世杰别提有多高兴了。

  今年以来,武乡县194名在岗大学生村官帮助村民解决就医、低保、外出务工等实际困难600多个,联系困难家庭194户,助学帮扶困难学生194名,落实帮扶资金108万元,捐助学习用品折合人民币8万余元,深受群众好评。

  趟富路,举家落户任职村

  武乡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如何带领村民走出一条致富路,是该县大学生村官经常琢磨的问题。

  在庄头村优质仔猪繁育基地,记者见到了大学生村官张毅清,眼前这位黑黑瘦瘦的姑娘,很难把她和一个猪场联系起来。然而,她却实实在在地经营着一个年出栏2000头生猪的猪场。

  到传统的养猪大村涌泉乡庄头村任职后,张毅清了解到,大多村民为了节约成本养起了种猪的二代或三代,养殖效益明显下降。为了纠正这一做法,张毅清决定亲自养殖优种仔猪,让村民们亲眼看到科学养殖的效益。她先说服丈夫,把结婚以来积攒的5万元钱拿出来,又向父母、公婆筹借了5万元。在支部书记的帮助下申请贷款20万元。2010年9月,建起8间猪舍,购回80头优种猪仔。为了照顾好猪仔,她把家安到庄头村,动员丈夫和弟弟加入到自己的创业团队中来。“2011年5月,我养的第一批猪仔患上了口蹄疫,相继死了两头,急得直流泪。每天找兽医讨教,上网查资料,守着猪喂药。炎热的夏天,猪圈刺鼻的臭味熏得人喘不过气来,我现在都不敢相信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毅清笑着说。通过不懈努力,毅清繁育的猪仔长得快,肉质好,村民们纷纷向她取经。如今,张毅清创办的养殖基地第二期工程已经竣工投产,年可繁育优质仔猪2000头,有效带动了庄头村的规模养殖业发展。

  丰州镇成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王晓红,带领村民改变传统种植项目,试种60亩尖椒。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尖椒种植户亩均纯收入1800元,最高亩收入2336元,比传统种植项目每亩纯收入增加了1000元到1500元不等。

  在武乡县,像张毅清、王晓红这样带头致富的创业型大学生村官还有很多。截止目前,194名在岗大学生村官中,领办专业合作社共计65个,带动500余个困难户增收900余万元,践行了大学生村官带民致富的诺言。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