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张并峰:一举拿下四个“第一”
2015-01-16 10:42: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刘婷婷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山西省襄垣县上马乡老岭村大学生村官张并峰,在全县第一个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一个注册商标“晋民丰”,第一个组建长治市首家大学生村官农民专业合作联社。不仅如此,他还是第一个打通小米产业上下游的大学生村官,实现了从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经营。

  2009年,张并峰从长治学院毕业后,成为襄垣县上马乡老岭村主任助理。5年多来,朴实的张并峰实现了任职、创业、致富“三级跳”,愣是在襄垣县最偏远的山村做出许多“第一”的骄人业绩。

  老岭村辖7个自然村,共有248口人、1230亩耕地。为尽快了解村情民意,进入角色,张并峰每天挨家挨户走访,两个多月踏遍老岭村的山山水水。正是凭着这种执着和坚持,他渐渐走进村民心中,感受了百姓的热情。同时,村民生活的不易和恶劣的居住环境也深深刺痛了他,更加坚定了他扎根农村的决心。

  如何才能让村民们富起来?这成为一直萦绕在他心头的问题。老岭村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特殊的气候和地理位置造成了产业发展的局限。以前村民有种植旱地青椒的,有种核桃树的,也有养猪、养鸡、放羊的,但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形成规模。

  “只有发展一项主导产业,让老百姓有了致富渠道,才能真正富起来。”经过调研,张并峰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和村“两委”商议后,决定注册成立全县第一个由大学生村官创办的襄垣县民丰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山西农科院谷子研究所共同建设500亩优质无公害谷种繁育基地和绿色小米加工基地。同时注册了商标“晋民丰”。

  目前,该项目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凸显:合作社已吸收社员70余户,在该村及周边5个村发展谷子和小杂粮种植2000余亩,发展500只以上的养羊基地两个,已基本形成小杂粮种植和养羊相结合的循环农业产业链。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1000余元达到了现在的4000余元,实现了创办一个合作社、激活一群农村能人、带动一片区域发展的目的。

  经过多方努力,张并峰还在交通便利的流渠村修建了6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购进小米生产线设备,总投资约30余万元。通过一个村的小产业逐渐形成了辐射五个村的大产业,为本地农民增收致富闯出了一条新路。

  如今,张并峰又在县城办起了属于全村乡亲的商铺——襄垣县晋民丰土特产店,让村里的小米在县城“安家落户”。拿着刚刚办好的营业执照,张并峰兴奋地说:“原来我从上马乡到县城,坐公交车要用两个小时,生产出的小米虽然质优无污染,但因为在县城没有固定的销售点,销路一直不是很好。如今,我们有了产品直营店,小米终于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 ‘一条龙’经营模式的升级!”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