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来,鄯善县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村官队伍重要性,从“抓培养、抓保障、抓考核”入手,不断强化大学生村官队伍结构,提升整体素质。
抓培训教育,提升综合素质。坚持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各级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纳入大学生村官“双千”培训,实施分层分类培训,集中培训不少于30天。采用跨县或自治区骨干培训相结合,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的分批选送大学生村官到新疆干部学院培训或其他县市挂职实践锻炼。培训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提升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综合素质。同时,探索实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教着干、住村干部领着干、村“两委”成员带着干的模式,给大学生村官配足“老师”,通过“传帮带”,促进他们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有提升,确保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截至目前,举办各类培训班9期,其中自治区培训1期,县级培训11期,培训大学生村官达500余人次。
抓保障,激发干事热情。严格落实大学生村官和“天池计划”人员生活补助各项待遇,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封闭运行,确保资金安全、及时。及时对大学生村官补助金标准进行重新调整,在现有大学生村官生活补贴提高到每人每月2303元,养老保险因缴费基数逐年增加,对所产生的新增经费足额保障。为让大学生村官感到工作有出路,生活无压力,激发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积极性,在上级补助部分未到位的情况下,县财政每年都及时垫付资金,将大学生村官每月工资与县行政事业人员工资同时发放,并且按照要求为大学生村官办理各类保险等,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提高大学生村官岗位的“吸引力”,定向招考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公务员队伍或乡镇班子成员,提升村官发展空间。截至目前,有1名村官提拔为副乡长,1名村官被转化为事业编制待遇人选,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抓考核机制,强化管理。根据《鄯善县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管理暂行(试行)办法》,实施“定岗定责”制,确保管理工作量化、环节细化、责任具体化。由乡、村共同组织人员对大学生村官实行每季度一日常考核、年末组织年度考核、聘期组织聘期考核,以平时测评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从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进行民主评议,再由乡、村对其作出综合考核鉴定,并将考核结果报县委组织部审批、备案,存入个人档案。同时,对大学生村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乡镇和本人做出整改,并把大学生村官是否能够发挥作用作为考核乡镇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保障大学生村官能够真正“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作者为新疆鄯善县委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