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元公司”怎样变身创富“火车头”
2022-07-15 10:0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唐雯霖 李沅骏 本报记者 聂伟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云南省新平县建兴乡位于哀牢山主峰东麓。过去两年,这个距离新平县城118公里的山区农业乡,创造了一个“传奇”——一个注册资本仅为7元的企业,硬是被一群村干部们打造成为拥有700万元固定资产的村级集体经济“火车头”。这当中,经历了怎样的发展之路呢?

  2019年,新平县开展“红旗村”创建以及“头雁领航、红旗联创”活动。建兴乡党委召集所辖7个村(社区)的书记,组建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由每家出资1元,注册成立了新平七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7个村(社区)书记分别出任董事长、总经理、监事长等,组成董事会和监事会。

  建兴乡党委书记李钢认为,七元钱办起来的七兴公司,是建兴乡农村基层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玉溪精神,探索培育市场主体,壮大集体经济的大胆实践。这个被称为“七块钱的公司”承载着7个村(社区)突破集体经济发展困局的重任,以及实现“七村产业兴旺”的创业梦想。

  “7块钱买把笤帚干清洁都够呛,办公司?听上去就不靠谱!”公司创办之初,村民们并不是很热情。而且,公司成立后有很长时间“一点动静都没有”。公司董事长孙绍云告诉记者,他们用了近一年时间去寻找好项目,等待掘取“第一桶金”的最佳时机。因为大家深知,这个承载着7个村梦想的公司“输不起”。

  2020年,新平县启动实施7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七兴公司上下眼前一亮,第一个“掘金项目”就此锁定——依托全县生猪养殖项目,建设自己的生猪养殖单元,对外发包,获取租金收益。

  一旦看准了,就大胆地干。2020年9月和2021年7月,7个村(社区)两次追加注册资本金,自筹资金339万元,又通过信贷支持300万元,还从社会上引进资金100万元,启动了6个生猪养殖单元项目建设,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今年1月,6个生猪养殖单元建成后,七兴公司将其整体租赁给相关企业经营。项目建设补助120万元,还有每年不少于60万元的租金收益,让公司获得了长期稳定的收益。

  结合城镇化建设和发展需求,七兴公司还通过收购方式拿下了五类工程建筑资质,具备了承接集镇和农村投资额400万元以下的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质,进一步拓展了业务范围。

  围绕自己擅长的领域,更能如鱼得水。七兴公司将发展的目光瞄向“三大服务领域”:为乡里的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多元化社会服务、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品质化民生服务。为此,七兴公司组建了一支人居环境整治服务队,购置了1辆吸粪车和1辆运粪车,承接乡镇公厕、户厕粪污清运。仅此一项,每年可获得30万元的资金收益。实施2000亩粪污还田,每年可获得18.4万元的补助收益。在此基础上,购置3台小型挖机和1台装载机,组建农业种植服务队;购置10台微耕机和1台深耕机,组建农机服务队;购置选果设备和套袋,组建果蔬包装服务队,为全乡发展万亩果蔬、万亩核桃、万亩药材、万群蜂“4+N”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社会化和专业化服务。

  至此,七兴农业从一个只有7元注册资本金的初创企业变成拥有700万元固定资产,牵引7个村(社区)抱团发展集体经济的“火车头”。

  建兴乡党委、政府为公司科学经营布设“两条防线”:重大经营决策须由董事会集体作出决议并上报乡党委、政府联席会审核批准执行,大额经费开支由董事会集体作出决定并上报乡政府主管领导审核列支。公司设立专门账户,聘请专业会计代理账务,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人员兼任出纳,乡政府组织专班进行日常财务监管和年度财务审计,为公司把好“投资关”“廉政关”,扎牢“钱袋子”。

  “立足乡土,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信息化流通服务、多元化社会服务、品质化居民服务,是村办集体企业赢得长远生存发展空间的上佳路径。”李钢认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何帮助村办集体企业获得来自农业农村和城乡建设部门扶持政策的支撑,获得各级部门支持创新创业和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如何规范建立村办集体企业发展管理和激励机制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