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洱源县郑家庄村:七个民族亲如一家
2025-01-17 09:14:00  来源:农民日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近日,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郑家庄村党支部在家的所有党员、民族议事代表、村民代表、老年协会成员等齐聚一堂,共同商讨防范自然灾害相关事宜。

  每逢节日,村里便会篝火映红天,乡亲们载歌载舞好不热闹,在外工作的村民、婚嫁到其他村的子女都要携家人回到郑家庄,话乡情、谋发展。

  郑家庄村是一个汉、白、藏、傣、纳西、傈僳、彝7个民族的聚居村,能有这般“民心齐、产业兴”实在了不起。“民族地区要发展必然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建设、离不开民族团结。不团结就不能和谐,不和谐就不能发展。”近年来,郑家庄村党支部书记何国祥始终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抓手,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知道民族团结的好处,更要坚定不移发挥好村党支部的带头作用,走民族团结、共同致富这条路。”

  “‘大事小事商量着办’是郑家庄村由来已久的传统。”何国祥介绍,在2006年就形成了“民族同心议事制度”,由党支部书记、两名村民小组长、7位民族议事代表成立“民族同心”议事会,包括村民提议、支委会商议、党员会议审议、召开全民大会等过程。“多年前村里准备硬化道路,需要决定怎么使用资金、工作怎么开展,就正式形成了这个制度,最后的方案得到了每一个代表的赞同。”村民小组长王庆荣记忆犹新,“议事制度保障了每个民族对村里的大事小事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这些年来,包括村规民约的制定、修改等重要工作都是这样进行的,开展下来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全村人的支持。”

  郑家庄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9名,每名党员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充当党建“网格管理员”。“我一人联系多户家庭,及时掌握联系群众的经济收入等动态,并及时反馈到党支部,使群众的困难得到及时解决。”王庆荣说,村里的每名党员都遵守着党支部制定的党员评分制度,公开接受监督。

  王庆荣还有另一个身份——洱源县中药材种植行业商会会长。这几年,依托产业,王庆荣成立了公司,带领村民走上了农文旅融合之路。组织开展中医中药研学、康养养生讲座等活动,带客人到山上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识别中草药。目前到郑家庄村进行研学旅游的主题包括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农耕文化、国学文化等等。

  近年来,郑家庄每年接待游客约3.5万人,带动旅游消费近240万元;全村中草药材营销年收入达1000多万元,全村居民经济总收入达1206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2万余元。“郑家庄村今天的发展得益于十年前就开始有方向地布局规划,村‘两委’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想办法、出新招,让群众增收致富,让大家在家里就能赚到钱。”王庆荣说。

  如今的郑家庄村花木繁盛,村民活动广场里不时传来人们的欢声笑语。“这都得益于‘民族同心议事制度’。”王庆荣回忆,2010年,村里家家户户自愿让出二三分甚至两亩的土地,捐给集体建设了34亩的湿地公园和活动广场,每年定期开展清理沟渠枯草等工作,每次义务投工投劳约200人次。

  如今的郑家庄村,肩负着“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诸多荣誉。“我们感慨,民族团结的力量真是太大了!”何国祥和所有村民有个共同心愿——把民族团结在郑家庄村一代一代传下去。(记者 郜晋亮)

责编: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