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了小唐,村里的茶叶不愁卖了。”这些日子,安吉白茶采摘已经结束,孝丰镇横溪坞村的茶农们却依然忙得热火朝天,接单、打包、发货,手里活不停,脸上更是洋溢着笑容。
白茶是横溪坞村集体经济的最主要来源,村里325户村民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种植白茶。这几年,作为村集体茶场的横溪坞茶场,创建了“紫沟坞白茶”品牌,并通过了有机和qs认证,经营得有声有色。
然而,产茶多了,销售就成了难题。“村里的集体茶场,以前每年都会留下一些陈茶。”横溪坞村党支部书记裘松伟说,经营多年以来,也建立了一定的销售渠道,但还是会有一些卖不掉。就是这么点陈茶,让村里的大学生村官唐圣斌上了心。
经过一番考虑,唐圣斌向村干部建议通过网络来解决茶场和附近茶农的销售问题,并自告奋勇地当起了“掌柜”。为了把网店建好,他利用工作之余自学摄影和网站建设,上山给茶园和茶叶拍照,自己美化,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将网店建成了。
去年,网店一开张,就带动了横溪坞茶场的白茶销售,常常供不应求。短短一个月时间,这个网络销售平台就给村集体带来70万元的收入。
村里的茶叶卖出去了,唐圣斌就想着要把附近的茶农一起带动起来,于是他将附近的茶农纳入到电商销售中来,不收取任何中间费用,只要求茶叶质量达到标准。“全国各地的订单都来了,村里的土产品也跳出农门了。”说起唐圣斌这个“掌柜”,茶农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因为解决了后顾之忧,茶农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今年,村里的茶叶采摘一结束,唐圣斌又开始忙了起来。“笃笃笃……”这两天,网店顾客盈门,有的直接网上下订单,有的从网上了解到信息后直接赶到村里采购。“单单这几天的销售额就已经超过去年了。”他一边回复客人,一边介绍,今年已经通过电话、网络、现场购买等形式,共接到了大大小小的订单50余个,累计销售白茶2100多斤,实现销售额超70万元。“聘用大学生村官,就是希望他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眼界,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找路子。”安吉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唐圣斌从不懂电商到成为行家里手,就是好榜样。
据初步统计,该县共有57名大学生村官,其中30多人已经实现了电商创业,开设网店20余家,共累计为村集体增收260万元,真正创出了新致富经,发挥了带头致富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