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村官吆喝新农村 越喝越响亮
2015-09-24 10:11:00  来源:金华新闻网  作者:李 艳 李 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大学生村官吆喝新农村,是金华日报与金华市委组织部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公益性活动,旨在通过大学生村官的吆喝,更好地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吸引社会各界更多力量一起来关注“三农”、服务“三农”,为新农村建设贡献智慧、添砖加瓦。自2010年以来,这一活动已连续举办6届,成了金华市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一张名片、一个品牌。6年来,吆喝内容不断丰富,吆喝载体不断拓展,吆喝形式不断创新,吆喝声音越来越响,广大市民的参与热情和关注度一年比一年高涨。其中2014年度的《大学生村官吆喝新农村》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大学生村官给新农村当“推销员”   

  在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新农村非常需要“吆喝”,但由谁来“吆喝”大有讲究。经过一番观察、思考,2009年,金华日报将目光瞄准了大学生村官这支生力军。相比于很多传统农民,这一群体的文化水平更高,思维更活跃,表达能力也更强,如果他们来给新农村当“推销员”,效果可能事半功倍。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当前,金华市已有大学生村官2700多名,即全市一半多村有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作为当时新出现的一个社会群体,一方面,很多老百姓对他们还比较陌生,了解不多:他们在农村主要负责哪些工作,工作能力如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起到什么作用;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村官刚走出校园,短期内还不能完全了解农村实际,有的人在担任村官之前,甚至对农村没怎么接触。所以,他们在工作中也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比如理论与实际脱节,有满腔热情却不知如何发挥,缺乏与农民有效沟通等。

  金华日报策划这项活动,主要想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为大学生村官成长搭建一个锻炼自我、展示实力的舞台;二是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大学生村官,从而促使他们进一步扎根农村,增进与农民的交流,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利用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贡献力量;三是为广大农民朋友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也为市民购买年货、土特产提供方便。   

  6年来,吆喝形式不断创新

  怎样把一些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新农村,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大学生村官推选出来呢?经过周密考虑,我们决定尽可能广泛地发动广大读者参与活动,多渠道地进行筛选,确保大学生村官吆喝新农村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一是在报纸上公开征集特色新农村;二是发动广大农民兄弟和乡镇干部推荐当地的大学生村官;三是与各县(市、区)组织部门联手,一起考察大学生村官,与农业部门联手,一起筛选特色村;四是欢迎有意推介当地新农村的大学生村官主动报名。

  为了最大范围地征集特色村,我们开通热线电话和手机短信平台,公布电子邮箱、QQ号码以及微信微博等渠道。通过这些途径征集了大批特色新农村,随后到当地组织部门进行确认,以保证这些特色村的代表性和先进性。

  我们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讨论确定了“吆喝农产品”、“吆喝农家乐”、“吆喝农业龙头企业”、“吆喝农村旅游”、“吆喝农村文化”、“吆喝古貌新村”、“吆喝乡风文明”、“吆喝农村投资环境”、“吆喝农村民主建设”等有代表性的吆喝内容,派记者到大学生村官所在村进行采访,请他们来介绍各自的创业项目和当地特色农产品,并推出专版进行重点报道,多的时候版面达10个以上。既为现场吆喝预热,也为广大市民采购年货提供参考。之后,现场设立展台,请大学生村官们携带各类特色农产品进城,集体向广大市民吆喝。

  6年来,吆喝形式不断创新,从展示展销到擂台吆喝,从实物吆喝、视频吆喝到电商创业吆喝,使得该活动亮点频出:

  2012年,策划推出现场擂台,参加吆喝的大学生村官首次在活动现场摆起了擂台,用大学生特有的活泼、生动的方式,推销当地特色产品。

  2013年,在现场吆喝的基础上,新设了视频吆喝的环节,各地大学生村官代表结合当年“美丽中国”的宏大主题,逐一登台,在吆喝农产品的同时,还吆喝其所在地“美丽金华”的美景。市民们在选购年货之余,还能欣赏到“美丽金华”的旖旎风光,一举两得。

  2014年,大学生村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的宏大主题,上台讲述自己的“村官梦”、“创业梦”。同时,大学生村官农产品还首次进入超市,设立专区进行展销,为大学生村官农产品直销解决后顾之忧。

  2015年,最大的亮点是吆喝下基层,吆喝现场首次走出金华市区,下到县市基层,让更多百姓分享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成果……

  在今年武义举办的活动现场,金华市副市长张伟亚为吆喝活动由衷点赞。他说,开展这个活动很有意义。今年是大学生村官吆喝新农村的第6个年头,大学生村官吆喝活动声音越来越响,范围越来越广,今年是第一次走出金华市区,走进武义。

  6年来,吆喝效果越来越好,从吆喝农家乐、农产品、农文化到吆喝美丽乡村、新农村,从展示展销到擂台吆喝,从实物吆喝到视频吆喝,再到现在的电商创业吆喝,一届比一届精彩。吆喝是一种信念,大学生毕业之后,到了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用信念、理想坚定扎实的步伐;吆喝也是一种展示,展示新一代大学生的正能量和精神;吆喝更是一种底气,通过吆喝,让大家看到新一代大学生在农村所作出的成就、贡献,我们为大学生吆喝活动由衷地点赞。

  就是看中大学生村官卖的土货

  6年来,大学生村官吆喝新农村已成为在读者中较有影响的一个品牌活动。每年的吆喝活动都会安排在春节前半个月左右举行,也为广大市民采购年货、土特产提供了方便。

  市民对活动非常期待,每次活动前夕,都会打电话来问“活动什么时候开始”、“今年的特色农产品有哪些”。每届活动,市民们都很捧场,很多农产品不到一个小时就被抢购一空,不少市民表示,“我们就是看中大学生村官卖的土货”、“他们吆喝的东西,肯定放心”、“能够在家门口买到八婺大地的特色农产品,真方便”。

  今年2月,第六届大学生村官吆喝新农村活动首次移师县城,在武义县滨江广场举行。当地大学生村官徐华,一上午就卖出300公斤鲜牛肉、200多袋熟牛肉,销售额3万余元。活动现场还举行了“金华市大学生村官电商创业风采展”,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观看。带着孩子来参观的刘先生对大学生村官的表现竖起大拇指:“年轻人应该多些机会下到基层锻炼,等我儿子长大后,如果可以,我也希望他能去当一名大学生村官,去基层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服务“三农”的样本  

  大学生村官吆喝新农村活动既为市民购买年货提供了方便,又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6年来,通过活动卖出的各类农产品累计销售额超过240万元。

  每年,大学生村官的农产品都卖得非常火爆。2012年,婺城区罗埠镇大学生村官戴信珍第一次参加大学生村官吆喝农产品活动,其吆喝的罗埠豆腐干、千张以及油豆腐刚摆上摊位,市民就来抢购了。仅半个小时,15公斤油豆腐、7公斤豆腐干、10公斤千张就销售一空。售毕,还有许多市民前来询问罗埠豆制品还有没有了。当戴信珍回答已经卖完时,一些市民说:“明年能不能继续来吆喝,能不能多带点。平时我们都自己骑摩托车到罗埠购买,这次你们送上门来,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我们希望这样的活动多组织。”戴信珍说,金华市民的素质特别好,他从来没有做过生意,因为买的人实在多,称重收钱都来不及,但市民们依然不忘付钱,没有发现不付钱就将东西拎走的人。

  该活动大大激发了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热情,大学生村官代表、磐安县胡宅乡塘田村主任助理陈挺挺说:“看到现场有这么多市民喜欢我们的产品,心里挺开心的。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在现场,我们不仅看到了许多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成果,也领略了一些大学生村官的销售风采。”

  婺城区莘畈乡大学生村官胡荣伟,每届大学生村官吆喝农产品他都参加了,他说,活动效果一年比一年好,自己种植的虫草地参、土菜油、土鸡蛋、土鸡,每年都销售一空。农产品之所以好销,是因为大学生村官吆喝农产品活动在市民中已深入人心,所以现场买东西的人特别多,人气特别旺。

  活动在锻炼大学生村官的同时,还进一步推动了产销合作,促进农产品做优做强,深受金华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好评。2013年1月17日,时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关注到金华日报举办的大学生村官吆喝新农村活动,并在微博上转发了活动情况,为活动点赞。金华日报充分运用报网融合,在吆喝现场,记者及工作人员用手机、iPad等记录活动情况,并通过微博、微信实时直播,传播广、影响大、效果好,一个上午,网友关注就达万余人次。新华社、中新社、大学生村官报、浙江日报等媒体都对该活动进行过报道,影响广泛。该活动还被省外多地复制,推出当地的大学生村官吆喝新农村活动。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