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女村官周莹当上“农场主”
2016-07-29 09:57: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邵佩玲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周莹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3年10月被选聘为浙江省金华市白龙桥镇郑岗山村书记助理,从此开始大学生村官生涯。计划生育、畜禽养殖、垃圾分类、污水改造、居家养老……忙碌的村官工作并没消磨她最初的想法,学经济的她一心想创业带动村民致富,她结合当地资源条件选择了苗木行业。

 

  创办家庭农场

  周莹任职的郑岗山村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每隔一段时间,她都要联系农科院,为村民送上种植苗木的新技术,慢慢地,周莹在这方面有了浓厚的兴趣。周莹寻思,自己何不试办个家庭农场呢?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周莹原来以为,办个家庭农场,让农户抱团发展应该受到欢迎,可事情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她的想象。一开始,父母并不是很赞成,觉得她一个女孩子没必要再和土地打交道,太辛苦了,周莹几番游说,父母才点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她也遇到很多困难,最主要是土地问题,种苗木需要集中连片,这样才方便育苗、管理。她选择在老家租地,但成片的地涉及好几户人家,有的村民愿意租,有的村民却不愿意,而且租金也不能统一。周莹耐心说服村民,才确定了租地事项。

  2014年4月,周莹注册成立了绮绿家庭农场。同月,就在承包的20多亩地里种上了桂花、金森女贞等苗木,创业生涯正式开始了。

 

  门外汉成“专家”

  周莹的父母本身就是种苗木的,在她眼里,爸妈种树很简单,就是找块地、挖个坑、栽好树苗,然后就等着收获。等自己接触了,才发现种树有很多讲究:三分种,七分养,树苗更需要后天的管护。

  “很多苗木要修剪过低的细弱侧枝,及时摘除侧芽,这是一项技术活,一般人是做不来的。”周莹觉得自己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两眼一抹黑肯定不行。她开始自己学习种苗木技术,每天一有时间就下地,跟工人一起种苗。因为技术上是新手,还经常去附近苗木地里“取经”,学几招“伺候”苗木的绝活,碰到问题,她就到农科院请教专家。爱学习的她上手很快,不出半年,已是技术方面的小专家了,农户常来向她讨教。“多读书还是有用的,至少学东西快点。”周莹打趣地说,自打创业以来,她都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快速进入角色,尽快从大学生村官向“村里人”“种植户”转换。

  在做好村务工作的同时,周莹一有闲暇就和村民一起种苗、除草、修剪,村里人都说:“这姑娘干起活来真拼命”。

 

  拓宽销售渠道

  一番历练,周莹对苗木栽培已经稔熟于胸,销售又成了她关注的重点。白龙桥镇种苗木的农户不少,苗木中介都会上门收购,销路其实不是问题。可学贸易的她下意识地想“自己跑销路,是不是效益更好些?”为了把苗木卖出好价钱,周莹在网上比价格、做推广,没想到还真的找到了新卖家,即便对方出的价钱只是比苗木中介多了几分钱,仍然收获很大,“一棵苗多挣几分,几万棵苗木就可观了。”

  周莹经营的绮绿家庭农场主要种植金森女贞、红叶石楠、红花继木、桂花等。“像红叶石楠这种苗木,一年就可以初见成效,投入资金很快就能回笼。”周莹说,在农业等多个部门的帮助下,绮绿家庭农场的发展已步入正轨,目前已经发展到60余亩,带动10多人创业就业。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