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西峰区党旗映红小康路
2019-01-04 14:11:00  来源:甘肃省《大学生村官》期刊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走进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的乡镇村组,随处可见党员干部在扶贫一线为民办实事,各地基层党组织变强,党员队伍变优,群众脱贫致富,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朝气。

  今年以来,西峰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核心,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落实各项脱贫措施,向社会和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顺利实现了整区脱贫摘帽退出。

  党员成为脱贫致富“领头雁”

  天空淅淅沥沥下着小雨,西峰区肖金镇杨咀村第一书记冯彦博一大早就从村部出发了。“下了几天雨,不知道曹虎林家的房盖得怎么样,我得去看看。”曹虎林是村上的贫困户,家里住房条件艰苦,在冯彦博的帮助、动员下,曹虎林下决心改善家里的面貌,盖起了三间房,围起了院墙。

  曹虎林家的变化得益于杨咀村积极开展能人治村行动。2017年,西峰区选派冯彦博担任杨咀村第一书记,肖金镇副镇长担任杨咀村党支部书记,为村“两委”注入了新鲜血液。上任之后,杨咀村“两委”在年轻“领头雁”的带领下,改善群众精神面貌,帮助群众树立致富信心,积极推动村域资源与帮联单位深度融合,村党支部与帮联单位党支部联手共建,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如今,杨咀村种植、养殖、服务业三大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村民群众致富奔小康信心十足。

  今年以来,西峰区把选优配强贫困村党组织班子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基础,实施农村党建双培双优、两个半百、选优育强“三大工程”,对全区100个行政村尤其是15个贫困村党组织逐一进行了整顿提升,将21名有公道之心、公道之能的“好人”和38名有经济头脑、致富本领的“能人”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15名熟悉农村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党员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进一步选优配强了基层党组织的骨干力量,增强了班子整体功能。

  同时,为了强化基层党组织帮扶力量,西峰区采取倒排顺帮的方式,由区上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帮扶脱贫难度最大的未脱贫户,科级干部每人至少帮扶一户未脱贫户,其中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带头帮扶本乡镇贫困程度最深的贫困户,带动形成全区165个帮扶单位、2575名驻村帮扶干部持续发力的大帮扶格局。

  支部成为脱贫致富“强堡垒”

  西峰区彭原镇鄢旗坳村自从新村部盖起来后,村部里人气十足,村组干部个个笑逐颜开,忙前忙后收拾着办公场所里的卫生。“以前村部借住在学校里,只有一个会议室,村民办事十分不方便。现在好了,我们新村部便民服务中心、党建活动室、老年人照料中心等12个功能室一应俱全,村部的功能完备,也让鄢旗坳的党建成为助推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面鲜艳旗帜。”鄢旗坳村党支部书记杨桦说。

  2018年,西峰区以党建阵地建设为抓手,大力倡导“建设阵地与凝心聚力”并重的理念,创新植入村史馆等具有正能量的元素,全面拉开了新一轮村级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近年来,西峰区坚持把提升基层组织公共服务水平作为脱贫攻坚的“先手棋”,全面建成标准化村级活动场所14个,先后对15个贫困村村部进行维修改造,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对村级卫生室、电子商务平台、幼儿园等惠民工程进行配套建设,打造了集党务、村务、医务、商务、事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建立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坐班制度,保证每天至少1名干部在便民服务大厅受理群众服务需求。推动区直涉农部门和乡镇站所前移服务窗口、下沉服务项目,开展包村服务、巡回服务,真正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群众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夯实党建工作基础,西峰区探索创新党支部建设“一册三单四制”达标工作法,对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整顿提升,从抓书记、强班子,抓发展、明思路,抓培训、提素质,抓投入、建阵地,抓规范、建制度等方面入手,促进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

  产业成为脱贫致富“源头水”

  7月份,西峰区肖金镇贺咀村村民忙着把红娘子杏送到云腾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贺小明将自家7亩杏树产的红娘子杏以每斤6元的价格卖给了合作社,收到前进冻害影响,他家今年的杏子收入预计在3000多元。

  在贺咀村,像贺小明一样种植红娘子杏的村民还有很多。近年来,贺咀村在村两委班子的引领下,因地制宜,把村上的老杏树进行嫁接改造,并新栽幼树160多亩,引进云腾专业合作社规模种植红娘子杏100多亩,培育发展起了红娘子杏产业。“今年受前季霜冻影响,杏树挂果极少,预计全村红娘子杏能产1万斤左右,产值6万多元。我们坚信红娘子杏产业会越来越好。”贺咀村党支部书记廉致华说。

  红娘子杏产业只是西峰区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起来的众多产业之一。近年来,西峰区按照应建尽建的原则,坚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采取单独组建、相近联建等方式,在全区15个贫困村3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3个专业协会、15个农村产业发展资金互助社等组织中,建立了20个党支部和26党小组,形成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为支撑的“一核多元”精准扶贫组织体系。

  同时,结合“三变”改革,西峰区大力推广“三链”、“农业+”党建工作模式,在城中村实行“筑巢引凤”、城郊村发展“新兴服务”、塬区村实施“规模经营”、偏远村突出“政策扶持”,先后成立恒丰源农业产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社、产业协会36个,建成陇东冰雪健身基地、嘉鑫国际建材城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2个,每个贫困村产业大户达到50户以上,贫困户中发展起来的产业大户达到10户以上,为4865名贫困群众创造了就业机会,走出了一条党建助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融合发展新路子。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