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南京大学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和南京市浦口区检察院共同发布调研报告,称当前村官职务犯罪数量陡增,仅南京市2011年查处的村官职务犯罪就较上年增长100%,其中,涉案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大案比重,比同期其他职务犯罪案件高出12.45%。
7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村官为何成腐败重灾区》一文,以“广州市白云区81名干部被立案查处,其中村社干部43名”为典型案例,重点分析了村社干部成违纪违法重灾区的原因。
综观一些村官职务犯罪典型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权力过分集中,缺乏监督制约。如多数农村的拆迁、农垦、水利和基建等决定权往往掌握在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手中,其他成员难以参与决策;其次,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委会应当定期将村务公开,其中包括财务收支情况等。但实际上,财务管理混乱给村官权力滥用提供了空间,很多村的财务管理存在白条、假票据入账等现象。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村官自身素质不高。文化层次较低,法律意识较差,有些村官连何谓收受贿赂、何谓正常人情往来都划不清界限。
目前,一支20多万人的大学生村官队伍正在全国各地的基层一线服务,村官腐败现象愈发严峻的态势,也给大学生村官敲响了警钟。如何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做到不为名所困,不为利所惑,成为当下必须正视的现实话题。
然而,一些大学生村官在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模糊认识,不利于构建“自省、自警、自律”的防护墙,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只是助理岗位,只是配合村书记或者村主任做好工作,“做不了主”,村里的经济活动参与的机会不多,不具备腐败的前提和条件。但是,四川简阳市25岁的女大学生村官辜某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辜某也不是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却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利用职务之便帮助亲戚、朋友多丈量房屋和地面附着物,套取国家征地补偿款80余万元,从中获取“回扣”,最终被判入狱。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在经济薄弱村任职,对外交往活动少,招商引资项目少,村集体经济收入少,不需要担心什么“诱惑”,可事实并非如此。陕西华县东阳乡一个贫困山村的村支书,在国家扶贫搬迁专项资金发放期间,不如实上报搬迁人口;下发补助资金时,给农民少发或不发,涉嫌贪污公款至少10万以上。如果平时不能做到防微杜渐,真到面临诱惑的时候,很可能无法把持。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只要管好自己就行,别人贪不贪与自己无关,这种“独善其身”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2010年,郑州大学生村官张志所在的村获得了一笔土地补偿款,补偿给村民后,多出来的63万元被5名村干部瓜分。张志在拒绝分给自己4万元的同时,因怕得罪人而选择了沉默。半年后东窗事发,张志因为被牵涉进案,受到了检察机关的传唤,虽最后免于责任追究,但他的村官生涯却因此染上了污点。
大学生村官经受过高等教育,不仅文化素质高,法律意识也比上一辈村官要强许多,在预防基层职务犯罪中,不但自身要防微杜渐、清廉做事,更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村务公开,规范村务行为,引进监督机制,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