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需常修“三心”
2014-11-28 15:01:0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潘春华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要在农村广阔天地里成长成才,有所作为,真正实现人生价值,关键是需常修“三心”。

  一需修好“进取心”。鲁迅先生说过:“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从校园到农村基层,大学生村官一般都踌躇满志,渴望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一展才华、建功立业。但一旦远离都市,远离父母,面对偏远的乡村、简陋的环境、陌生的群众,以及形形色色的困难和问题,一般都会犹豫和退缩,产生一些心理波动。这是人之常情,关键是要正确定位,调整心态,常问自己为什么到农村来?到农村来是干事创业、寻找梦想的,而不是享清福、混日子的,要为自己的选择而努力,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工作不熟悉,应主动向领导和同事请教;情况不了解,需深入群众中不耻下问,主动与村民交友谈心。要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融入新的工作岗位,通过边干边学,点滴积累,不断创新和进取,增长知识和才干,树立良好的大学生村官形象,改变群众和社区干部对自己的认识。

  二需修好“责任心”。责任心就是心中装着群众、装着党的事业,保质保量完成自己该做的工作。随着工作的深入,要渐渐明白群众工作无小事的道理。工作在基层第一线,每一件小事都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每一名干部都代表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农村基层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工作千头万绪,而且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在这样的环境和形势下,作为大学生村官,就需要怀着高度的责任感投身到工作中,发挥自身优势,不畏艰苦,认真、细致、尽心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并且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担当起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责任。要时刻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放在心上,尽量满足群众的合理诉求,特别是要保障好村民在新农合、新农保、低保五保等惠农政策上的合法权益,使党的政策和路线、方针及部署在农村基层得到贯彻和落实。

  三需修好“平常心”。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作为大学生村官,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放下架子,始终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工作,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全心为民、乐于奉献,用真心赢得老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农村的老百姓最朴实、最重实效,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要有“村民”意识,学会做“农家人”、吃“农家饭”、讲“农家话”、干“农家活”、办“农家事”、解“农家难”、交“农家友”,自觉与群众打成一片。对乡村干部、社区群众要心怀尊重,说话要有礼貌,谦恭待人,谨慎行事,甘当群众小学生。开展群众工作、处理问题要讲求信用,秉公持正。人敬人高,以平常心对待群众,老百姓看你就不平常;以平常心直面人生,才能脚踏实地走好人生每一步。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