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管唱打”走好大学生村官之路
2015-06-29 14:36:00  来源:大学生村官之家网  作者:黄鹤镇 陈圣勋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近期,习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要高度关注各类基层组织,使其按需设置、按职履责、有人办事、有章理事,既种好自留地、管好责任田,又唱好群英会、打好合力牌。

  大学生村官作为基层的重要力量,在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政策的宣传员、矛盾的调解员、安全的协管员、技术的实践员。转眼间又到了高校的毕业季,又将有很多大学生走入村官这个群体,为广大农村奉献自己的青春。要想走好村官路,我认为就要坚持好四字经。

  种好自留地,加强实践创新。大学生村官作为拥有当今时代最为先进的技术承担者,不仅需要将技术传授给当地的群众,更要以身作者、以身试法,加强技术的创新运用,用自身实践来说服群众,让群众看到切实的成果。在农村,老百姓不管你说得天花乱坠,只相信眼见为实,只有亲身做来让群众眼服,才能口服,更能心服。大学生村官要在农村闯出一片天地,必须要将服务的村作为创业的根据地,积极带领群众流转土地,引进科技,创新方式,利用网络电子商务将偏远的农村和城市结合起来,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束缚,助推农村经济快速有效的发展。

  管好责任田,加强学习教育。大学生村官经过集中培训之后,就会安排到一个固定的村进行服务,这个村就是所谓的责任田。上级组织安排责任田的目标,就是要在服务期内要把这片责任田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进而提升农村的经济水平,逐步消除两极分化,共建和谐的小康社会。要想管好这片责任田,首先就是要深入了解它,村官下到村里的首要任务就是逐户走访,了解社情民意,对自己责任村的基本情况有个细致的研究,这才能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就是要躬身学习它,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农村文化的传承者,要想在农村混得走,就要学习它的风土人情,不管是说话做事都得注意跟上民俗,这样群众才能把你当成自家人,才愿意跟你说实话;最后就是要潜心研究它,村组干部是村官身边的导师教授,他们对农村的一切都了如指掌,要真心潜心向他们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农民更是村官学习的对象,因为没人比他们更了解土地。

  唱好群英会,加强互助联动。虽然大学生村官都是分在不同的村社,但是在同一个区域(乡镇、区县)都形成了一个集合,不能固步自封于一村一社,要想带领群众走出去,必须自己先走出去。在网上看到很多大学生村官在本村都作出了成绩,这固然是好,但是没有形成一个创业的群体,都是相互分割的,这村发展竹笋,那村发展葡萄,都是小打小闹。村官完全可以打破这种常规的发展模式,组建属于大学生村官自己的专业合作社,团结区域内所有的村官发展集群产业,这样对于带领群众致富,提升品牌效应都有好处。还可以跨越地理空间,整合技术资源,各取村官所长,加强互助联合,把群英会真正的唱好。

  打好合力牌,加强关系协调。大学生村官所服务的村往往不是自己从小生活的地方,没有熟人,没有资源,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打拼、去创造,这就要考验村官的协调能力。首先要在所驻村里交好几个农民朋友,协调土地等创业资源,还不时可以帮帮忙;其次就是要和镇村干部搞好关系,要得到他们的支持,遇到矛盾纠纷才更有利于解决,同时还可以综合各部门的有效资源给予资助;再次还要协调团委、妇联、银行等各类经济群团组织,利用这些经济社会组织帮助完成服务任务,提高本村的社会关注度,进而助推农村快速发展。

  大学生村官是党和国家走的一步关键棋,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我们要不断创新思维,勇于探索新方式,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在新常态和新形势下,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和使命。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