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着讲稿和村民说话
2015-11-27 09:27: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陈泰华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有很多学问。比方说,不会讲老百姓喜欢听、听得懂的“田头”话,只会讲官话、套话,就难以取得群众认可和信赖。

  不久前,一位新聘大学生村官专门找到我“诉苦”,说起到岗第二天的一件“尴尬事”。村主任带他下组开展工作,并让他作一个简短的交流发言,他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讲稿开始念,刚开口村民们就交头接耳、笑声四起。这位村官委屈地对着我“吐槽”:“我认真查资料,连夜写了2个小时的发言稿,为什么才讲了第一段就没人听了?”

  于是,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那是我当大学生村官时听一位村民讲的。内容是这样的:以前,镇上有个领导到村里检查工作,开口就说,“下面我讲三点,第一点……”这位村民当时是带着讽刺和调侃的语气讲完这个故事的,不禁让我警醒:基层群众根本不爱听这些空话套话,在他们眼里,说这些没用的,还不如给他们说点实在的。我很认真地告诉这位新村官一个简单的道理:“与群众交流的时候,千万别把讲稿拿出来。”在你拿出讲稿的那一刹那,你和群众的距离就不只是“一纸之隔”,而是疏远了很多。

  基层群众很质朴很直爽,和他们讲话,要学会讲场合,学会“不讲究”。尽量选在晚饭后上村民家,大家围坐在炉火边,喝着农家清茶、醇香米酒,伴着水烟筒的咕噜声闲谈家常,时不时对上两句山歌,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才能听到基层最真实的声音,感受最真实的基层生活。具体交流的时候,不需要分几点、几层意思,有话就直说,你讲清楚、他听明白就行。对仗工整的短句说一大堆,不如切合实际地举一个小实例,行云流水的排比讲一长串,也不如发自内心地表达一回真感情。  (作者现任职于云南省镇沅县委组织部)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