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剑与种植户一起查看鸭梨生长情况。
2015年10月 ,大学生村官刘东剑来到河北省魏县魏城镇东南温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小刘和村干部们一起,全力推进产业扶贫,打造美丽乡村,使东南温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称赞。
85%鸭梨种植户入股合作社
多年前,魏县鸭梨走俏全国。无奈市场发生逆转,鸭梨价格直线下降,以鸭梨种植为主的东南温村受到很大影响。为全面了解各户的情况,刘东剑到村之后,每天坚持走访10户村民,为鸭梨产业“号脉”。经过半个多月的调研,刘东剑觉得,要想让全村2000多亩梨园长出“金子”,必须把分散的种植户集中起来,捏成一个“拳头”,成立鸭梨种植合作社。
2016年初,精准帮扶工作队驻村,为刘东剑开展工作带来了“东风”。他与驻村工作队员多次交流,并通过召开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座谈会,制定了符合本村实际的脱贫规划。一是建立并依托合作社,采取低保救助入股进行年终分红;二是提供种植技术培训服务,聘请林业专家现场指导,组织村民代表到外地学习;三是建立外出务工人员交流微信群,收集更多的务工信息,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成立合作社之初,刘东剑晚上查阅资料,白天跑办有关手续,到农户家中做工作。村民宋保根75岁了,孩子常年在外务工,他种植的鸭梨产量很低,却不愿加入合作社。刘东剑多次打电话给老人的孩子,解释加入合作社的好处,终于说服了宋宝根老人。在小刘努力下,全村有85%的鸭梨种植户入股合作社,降低了种植成本,拓宽了销售渠道,释放了大量劳动力。
2016年底,全村113户、465人实现了脱贫,目前只剩4户、12人因特殊原因尚未脱贫。
无名小村变身“信义小镇”
东南温村紧邻魏县城区,可村内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较差,道路坑洼不平,守着“梨文化”这座金矿却无法挖掘。2016年,县委县政府提出要打造一批省级“美丽乡村”,刘东剑和村书记宋志国反复商量,决定抓住机会,打造东南温村“梨花生态观光区”。
如何建设美丽乡村?东南温村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整修了观光路,方便游客和车辆通行;粉刷道路两侧房屋28.5万平方米,硬化大小街道胡同1.8万平方米;打造了代表魏县精神的“信义亭”、“担当亭” 和体现东南温村历史和梨文化的“知青屋”、“村史馆”,提升了美丽乡村品味。
在村里环境整治过程中,刘东剑带头劳动,连续吃住在村三个多月,没有回过一次家。在建设小游园时涉及到耕地,他就反复到村民家里做工作,协调解决矛盾。村民申大娘说:“村内每条街、每个角落都留下小刘的足迹。”
付出终有回报,东南温村从一个无名小村,一跃成为全县的美丽乡村,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信义小镇”。
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
与群众朝夕相处久了,刘东剑深深体会到村民生活的不易,特别是那些家庭困难的村民,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村民宋兰贵刚开始不愿参加城乡合作医疗,认为得不到实惠,刘东剑和村干部反复到她家里讲解合作医疗的好处,终于说服了宋兰贵。后来,宋兰贵年迈的父母不管是拿药或是去医院看病,都报销了一定比例的医药费,得到实惠的宋兰贵逢人就说“小刘好”。
为防止贫困学生辍学,刘东剑多次到县教育局、扶贫办反映情况。在他的帮助下,2016年东南温村有20多名学生享受到了学费减免政策,减轻了生活负担。村民宋大爷说:“小刘把大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跑前跑后,操了不少心,真得感谢他。”
“只要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我干的一切都值了。”群众的认可让刘东剑感到欣慰,同时也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