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丰”景 | 驻村16载,只为村民“喜上眉梢”
2024-12-24 16:52:00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驻村很辛苦,是什么支撑着你留在基层一年又一年呢?”他这样回答:“我是共产党员,我生长在农村,扎根在基层,只要组织需要,只要群众需要,我就一直在这里,一直干下去。”

  眼前这位满脸笑容的大爹,就是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委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肖德良,现任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帕良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谈起驻村的点滴,他感慨万千却满脸自豪,16年的驻村时光,他把初心和使命镌刻在“奋斗之路”上,把为民和实干书写在“基层山海”中。

  肖德良(左)在地里田间。(沧源县委组织部供图)

  办公室就在田间地头

  在帕良村灯笼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里,一排排小苗长势正旺。“这些长得不错,过几天我们就可以组织群众移栽了。”刚和农户沟通完,肖德良又转身进入另一个棚。在田间地头“打转转”,是他工作的常态。自2008年肖德良被选派到驻村工作队,从勐董镇芒回村到帕良村,从此他深入基层、常驻基层,一干就是16年,成为了农村第一线永不走的工作队员。

  “我的工作不在办公室,而是在田间地头,这样才能发现老百姓缺什么,知道我们到底能干什么。”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驻村期间,他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基层一线跑,每天奔波于各个村寨小组之间

  初到芒回村时,正值实施农村茅草房改造工程,要拆掉祖祖辈辈居住的杈杈房,改变现有的生活环境。起初村里的老百姓是反对的,肖德良就挨家挨户做工作,给老百姓讲政策、讲利弊、解心结,算清“建房账”,村民们明白是为了他们好,也就不再反对。

  拆旧房、量尺寸、测面积,肖德良每天都在田间地头奔走忙碌,就像是自己家建新房一样,什么事都要现场抓、现场盯。“党委政府为老百姓画好了‘施工图’,我们的任务就是干好‘绣花活’,真正为老百姓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从茅草房改造到危旧房改造,再到“佤山幸福工程”,芒回村实现了安居房全覆盖,昔日贫穷落后的小村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芒回,红色的房顶和白色的墙壁掩映在绿林之中,鲜艳热烈的色彩就像佤族人民热情爽朗的性格,在蓝天的映衬下交织出属于沧源的独有浪漫。

  办法总比困难多

  住房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就是要带领村民致富。“我们山咔咔里能发展什么哟?”谈到要在芒回发展产业,村民们期待却没有底气。

  没有项目,就四处调研考察,找到适合芒回村的生态养殖;没有场地,就整合闲置资源,把村民的土地集中整合、连片规划;没有资金,就主动对接,积极向上争取产业帮扶;没有经验,就外出学习,引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

  在肖德良和村组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芒回村的肉牛养殖从户均不到1头发展到22头,全村牛圈面积达13600平方米,每户的年销售额达3万元左右。“我们山咔咔里,种的是生态菜,养的都是生态肉,这好山好水好风景就是老百姓的‘好钱景’。”现在谈起芒回的产业发展,村民们一脸自豪。

  产业发展要干就要干好、干精。在帕良村驻村期间,肖德良主推灯笼果产业,从农户动员、移栽种植、田间管理到引流宣传、收购储藏和对接销售渠道,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

  “我家今年种植灯笼果净收入超过3.5万元,比去年整整多了一倍,我有信心,明年收入再多一倍!”正在忙碌的种植大户李荣才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坚持党建引领,采取“支部+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与灯笼果种植合作社和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农户的收入更加有保障。

  今年,帕良村共有灯笼果种植户57户,种植面积183亩,产量57.8吨,产值已达46万元,小小的灯笼果成为了群众致富的“黄金果”。看到帕良村的灯笼果产业势头正旺,肖德良开心地笑了,村民的腰包鼓了,他的心也踏实了。

  村里人都叫他“达赛”

  “老百姓是很讲感情的,你对他好,他也一定对你坦诚相待。”这是肖德良多年以来积累的工作经验,也是他与群众交心的“法宝”。

  一张桌子、几张板凳、几杯热茶,还有熟悉的笑脸,肖德良主张的是有事坐下来慢慢聊,静下心慢慢听,多听老百姓的牢骚声、苦水话,把群众的矛盾化解在自家院子里。不论在哪里驻村,老百姓总说:“肖书记就是我们的‘公平秤’。”

  他说不如自己说,他管不如自己管,多年的基层经验使肖德良明白,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村文明,一定要激发群众的自主意识,让文明行为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帕良村结合实际情况,围绕“党建引领、平安建设、美丽乡村、普法宣传、乡风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积分标准,通过民主打分、积分兑换的方式,鼓励村民主动参与到乡村治理和文明创建中。“小积分”推动“大治理”,激活了群众自治新动力,如今的帕良村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镇”“云南省卫生村”。

  村里人都亲切地叫他“达赛”(“达赛”在佤语中是一种敬重的称呼),他的笑容感染了每一个人,每每开会时,父老乡亲总是把他团团围住,喜欢和他唠唠家常、谈谈近况。沧源的冬天本就不冷,因为“达赛”的笑容,又多了几分暖意。

  为什么驻村,驻村为了什么?这两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肖德良用16年的驻村时光交出了这份答卷。“当村民们因果实挂满枝头、牛羊满圈而喜上眉梢,这一刻,我们就明白了驻村的真正意义。”

  本报记者 周晶 通讯员 谌思宇 周宇倩 依腊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