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海杰(左)在走访群众。 (肖屋村村委会供图)
2023年10月,我来到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沙田镇肖屋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开始了为期两年的选调生到村任职生涯。
“到了我们肖屋就是肖屋人!”第一次见面,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志业热情地向我介绍村史,“我们村古称惠州府归善县淡水隔沥,肖氏先祖在此定居后世代繁衍,形成了一个村落……”听着杨书记的讲述,我仿佛看到了肖屋村数百年的历史变迁,也感受到了这片土地深厚的底蕴。
为了尽快融入村庄,我一有时间就翻阅村里的资料,了解当前村里的人员状况、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等,跟着村干部走家串户,学习他们在农村工作中的实用方法,一来二去,我和村民们熟络起来,也开始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尤其关注村里十几户困难群众的生活,每次入户,都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他们讲政策、拉家常,竭尽所能为他们提供帮助。
“阿叔,你家这个是直排式热水器吧,需要立刻更换。”在一次入户走访中,我发现低保家庭肖叔家使用的热水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耐心向他解释,直排式热水器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早已被明令禁止生产、销售。
肖叔面露难色,低声问道:“要多少钱啊?不换行不行?我们用了这么久都没出过事。”我赶忙安慰:“阿叔,您别着急。我向村委汇报,看看能否帮您申请到补助或者优惠。”肖叔听后,担忧的神色稍缓。
离开肖叔家后,我立刻向村委详细汇报了这件事。经过村委协商,决定从党群服务经费中拨出800元,专门为肖叔家更换一台符合安全要求的新热水器。当崭新的热水器安装完成时,肖叔感激的目光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意义就是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真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除了为民服务的“关键小事”,近期我还参与了村里的一件大事:肖屋大道改造。起初,一些村民对改造表现出不理解甚至抵触的情绪。他们质疑道:“我们自己的房子自己管就好,为什么要按照统一标准来改造?刷的漆耐不耐用啊?”
面对村民们的种种质疑和担忧,我和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一起走访沿街商户和群众,展示按照统一标准改造后的效果图,邀请专业的施工团队向他们介绍改造用漆的材质及耐久性。通过这些举措,村民们逐渐消除了担忧,从最初的“被动配合”转变为“主动参与”,改造后的肖屋大道焕然一新,宽敞整洁的道路两旁商铺林立,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的心里也成就感满满。
在村一年多,我从一个初出茅庐的“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脚沾泥土的基层工作者,掌握了与村民沟通的技巧,学会了处理农村复杂问题的方法,身上的“书生气”逐渐被“泥土香”所取代。
施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