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草莓?有种吃冰淇淋的感觉!”“白色草莓我是第一次采摘,给孩子老人多摘点。”草莓丰收季,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白桦乡东山村的草莓种植基地,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村口“东山草莓”的导览牌下,总有车来车往,昔日寂静的村庄人气旺盛。
目前,东山村共有草莓种植大棚40余栋,2024年产值近160万元,一颗颗小草莓为村民增收致富注入“甜蜜动力”,我很自豪,这张来之不易的成绩单里也有我的汗水和付出。
2023年10月,我来到东山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到村以后,我走遍田间地头、倾听村民心声,很快就发现大家对于村里的草莓产业项目颇有微词。
原来,村里虽然一直都有草莓产业,却因品种老化及重茬病虫害,导致草莓产量降低,口感变差,市场销售不佳,村民们提不起种植的积极性。在村党支部书记的鼓励支持下,我决定领题攻坚。
那段日子,我格外忙碌:到区农业农村局咨询政策、进图书馆查阅资料、联系沈阳农科院寻求支持。经过与教授多次沟通,在其精心指导下,我掌握了不同品种草莓的糖度、抗病性、种植温度、产量等关键数据,经过筛选,最后确定试种“白雪公主”和“淡雪”这两款耐寒高产品种。
草莓品种选定后,种植过程更是关键。初期因经验不足,草莓苗经常遭遇病害,有时碰到棘手的问题来不及请外地的专家,我是个不服输的性子,再次决定自己先学习相关的技术要点,再来教村民们。
通过线上线下学习,慢慢地,我对草莓的生长情况越来越熟悉。每天我都会检查一次草莓苗,记录下秧苗的状态。有一天,在检查中,我突然发现草莓得了“白粉病”,为了避免秧苗病害扩大,在村“两委”干部的帮助下,我们及时为秧苗加盖地膜、调整滴灌方案、为大棚通风换气降低田间湿度……一系列操作后,“白粉病”得到有效控制。村民韩叔摸着秧苗庆幸地说:“亏得你细心、懂技术,要不这苗都白瞎了。”那一刻,我忽然明白那一页页的笔记、一天天在大棚里的巡查,都是我宝贵的收获。
2个多月后,一颗颗漂亮的“白雪公主”挂在藤蔓上,香气四溢。村民王婶布满茧子的手悬在草莓下方,愣是不敢触碰:“活了半辈子,没想到自己能种出这白草莓!”大家笑得合不拢嘴。这时候,我又成了“销售员”,设计草莓包装、对接线下商超,让草莓“身价”提升了30%。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东山草莓的魅力,我们邀请当地电视台精心制作短视频,展示草莓从田间到舌尖的全过程。当电视台镜头对准王婶时,她捧着一盒包装精美的草莓骄傲地说:“这白里透红的草莓都是俺们家种的,我们村的草莓上电视了!”在一旁看着她的我,也同样感到难以言喻的骄傲。
未来的路,我将继续做黑土地上的“追光者”,与东山村民一道用辛勤汗水浇灌共富未来,迎接更加幸福的“莓”好时光。
高双
杨志浩 整理
高双(右二)给草莓种植户配送包装盒。(东山村村委会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