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贵州实践观察: 摘掉贫困帽 唱响幸福歌
2019-11-13 15:01:0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刘久锋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初冬时节走进贵州,蓝天白云下,汩汩溪水延绵村里;乡间小路、庭前屋后干净整洁……一幅幅恬静安详的田园画面在多彩的贵州铺展开来。

  走好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对贵州而言,就是要在“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的伟大实践中,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步伐,早日实现广大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一股蓬勃奋发的生机和活力,正在广袤的贵州乡间勃发。

  谋在深处,凝心聚力图振兴

  5年前,900多万贫困人口钳制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年后的今天,贫困人口锐减到155万人,贵州攻下了最为艰巨的贫困堡垒,长期贴在贵州身上贫困落后的标签正在被撕下。

  贵州曾长期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脱贫攻坚是贵州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贵州“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抓紧再抓紧、做实做实再做实”,贵州人深感重任在肩、责任重大。

  贵州省委提出,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新时代脱贫攻坚新担当新作为: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聚焦“精准”,率先实行贫困县退出后“摘帽不摘政策”激励措施,率先探索实践“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的精准识别“四看法”,启动建设“精准扶贫云”,实行省领导定点包干极贫乡镇,设立省委、省政府“扶贫专线”,抓好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脱贫攻坚连战连捷。5年来,贵州减少贫困人口67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3%,减贫人数和易地扶贫搬迁人数位居全国前列。

  “岩门坡,穷窝窝,一年才收一撮撮,养个媳妇要挪窝。”这曾是遵义市余庆县红渡村的真实写照。如今的红渡村,整洁的村庄,一栋栋民居掩映在绿色风光之中。老百姓的顺口溜道出了村里的变化,“红渡坡,幸福窝,南来北往旅客多,旅游带来金银宝,城市的人们都挪了窝。”

  村党支部书记周子婷介绍,“红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9户,脱贫52户,贫困发生率从29%下降到2.5%,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足3000元增加到9905元,村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说起变化,56岁的村民陈仕国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村子变漂亮了,外边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了;种了几十年的稻米,以前每斤1块钱还愁销路,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卖出每斤5元的价格。”

  红渡村的脱贫故事,如今在贵州山区频频上演。

  把脱贫攻坚视为全省最大的政治、最重的任务、最严的责任。从年初到年尾,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精准开展、无缝对接。“春风行动”,1400万亩蔬菜种植等产业大举推开;“夏季攻势”,深入开展“贫困人口错评漏评”等专项治理;“秋季喜算丰收账”,加强督察考核;冬季充电,培训学习积蓄脱贫技能。实施四场硬仗、五个专项治理、四个聚焦和“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决策部署……

  脱贫攻坚“四季歌”,唱出了贫困地区“幸福歌”。2018年全省贫困地区新改建农村公路6845公里,98%的村民组通硬化路,基本实现“出门不湿鞋,吃水不用抬,村庄靓起来,汽车开进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76.19万人挪了穷窝、拔了穷根,圆了城镇梦;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全覆盖,农村病人真正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的就诊夙愿……

  如何满足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是考验贵州基层发展的关键问题。

  “我们燕子岩村有句话,坚定不移跟党走,燕子翱翔展翅飞。代表了村民们对党中央的感恩之情和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坚定信心。”贵定县云雾镇燕子岩村村民祝时英说。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党员带头,真抓善抓,巧干实干,就能事半功倍:时代楷模黄大发,自上世纪60年代起,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当代女愚公”邓迎香带领村民历时13年,用钢钎、锤子等工具开凿出一条200多米的隧道,只为修建一条出山致富路……

  贵州脱贫“群英谱”上星光灿烂。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表示,贵州将“新时代贵州精神”作为强大精神动力,始终只争朝夕、苦干实干。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用苦干实干业绩诠释对党的忠诚,用苦干实干实效为人民谋福祉。

  抓在要处,产业兴旺有大计

  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以梵净山为代表,山山有美景,处处是公园。同时,这里又是中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的区域,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中,还生活着15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贫困往往与生态恶化交织,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牺牲环境质量的问题。中央要求贵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底线如何守?新路怎么走?

  在生态和发展“双重压力”下的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相融的“绿色之路”。

  毕节市黔西县花溪乡的罗炳彪老两口都70多岁,几亩坡耕地刨不动。“荒着就荒着吧。”老人嘴上这样讲,可看着光秃秃不长庄稼的山坡坡,心里还是不得劲儿。去年花溪乡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老人扛着锄头带着饭,上山种下30多亩李子树,“不光是冲着每亩240元的补助,望着山上一片绿荫,心里舒坦多了”。

  生态优先,保护先行。2016年,贵州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试验区建设之初,改革即贯穿其中,一揽子创新制度先行先试,构建起保护绿水青山的“四梁八柱”。过去5年,贵州共推进13项相关改革,五级河长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损害党政干部问责、排污权有偿使用、污染第三方治理等举措,引领全国风气之先。

  赤水市复兴镇风溪村,不仅连片村寨有统一的污水处理设施,就连分散的单家独户门前都有一个微型的污水处理设备,走进农户,再也看不见污水,再也闻不到臭味,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吸引了众多外来游客。

  普定县的梭筛村因地制宜地修建“鱼鳞坑”,使原有的“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地”变成了“三保地”,梭筛桃的种植面积从1000余亩变成了8000余亩。水土保住了,岩山变绿了,梭筛桃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了,产品供不应求。

  受益于美丽的山水风光,贵州不断促进全域旅游提档升级,让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逐渐享受到生态“红利”,纷纷吃上了“旅游饭”,开办农家乐、经营乡村民宿、制售民族饰品……

  绿色发展,立足青山绿水选择产业。贵州省委、省政府清楚地看到,没有产业发展,就难以如期脱贫、全面小康,更难以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将农业产业“为吃而生产”变成“为卖而生产”。

  种养什么?贵州决定要打赢“产业扶贫”这场硬仗,重点发展食用菌、茶叶、蔬菜、生态家禽、中药材等12个山地特色产业,实现贫困人口“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怎么卖?贵州创新“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等产销对接机制,强化农产品定向直通直供直销;用好对口帮扶、定点帮扶两大资源,开设农产品“黔货出山”展销窗口;建立县乡村电商服务中心、站、店三级体系,让农产品“触网开花”……

  如 今,“茶叶 县”“蓝莓 县”“刺梨 县”“中药材乡”“蘑菇小镇”“果蔬村”等应运而生,规模化、产业化的生态绿色产品通过冷链、物流走向全国市场,走进千家万户。

  “决战决胜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深入推进产业兴旺,农户还有更多期盼。龙里县湾滩河镇蔬菜种植大户罗英期待,更多农户种植豌豆尖等蔬菜,让当地绿色蔬菜走出去,让菜农荷包鼓起来。绥阳县小关乡飞水村金银花种植户张慧玲则希望,引进加工企业落户,让金银花用于中医药和研发保健饮料,开辟新财路。

  如今,贵州已构建“东油西薯、南药北茶、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牛羊”的山地农业格局,数十万农村贫困群众“换穷业”“摘穷帽”,小康生活一天天在实现。

  干在实处,乡土澎湃新动能

  新时代,乡村振兴关键要立足各地发展不平衡这个现实。贵州将目光锁定深化农村改革,激发贵州人血脉中的改革基因,激发乡土澎湃活跃因子,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息烽县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在“统”字上做文章。建立了多规融合的统筹体制机制,以规划促进城乡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优化,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

  普定县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制度建设改革,在“调”字上做文章。通过土地流转、金融服务、科技支撑等体制机制创新,不断调优农业产业结构,调出了茶叶、水果、蔬菜、中药材、花卉“五朵金花”。

  德江县探索支农资金和农村金融改革,在“信”字上做文章。创新推出了集“人品、产品、抵押品,水表、电表、财务报表”为一体的“三品三表”融资信贷“诚信”新机制,有效破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乡村振兴的目标不仅是让农民生活富裕、农村产业兴旺,还要整治人居环境,让乡村更宜居。

  小青瓦、坡屋面、穿斗枋、雕花窗、转角楼、三合院、白粉墙,提及“黔北民居”的7大要素,来过湄潭的人都深有感触,对依山而建的山地型村落格局和风貌记忆犹新。

  青山、碧水、茶园,青瓦白墙的黔北民居点缀其中,无论从哪个角度望去,都是一幅自然和谐而又不失灵动的美丽画卷。山上茶园与森林镶嵌,山下竹园与湖水辉映,幽雅自然的廊桥水榭景观,老百姓依山环湖而居,形成了田家沟的独特魅力,被誉为“湄潭新农村建设的一张封面”。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山、水、林、田、路、村、房日臻配套,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有机融合,贵州农村逐渐步入产业、村寨、景观、旅游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清风徐来,绿叶轻舞,树丛中的黔西北民居半遮半掩,透出缕缕乡愁。精致漂亮的广场上,村民黄河与几个乡亲正在聊天:“杜鹃花节,我的农家乐和农家旅社赚了1万多元。”百里杜鹃的大堰村吃上了“旅游饭”。

  在黔东南,侗寨鼓楼耸于蓝天白云下,风雨桥横卧清流溪水上,时有侗族大歌天籁之音绕梁不绝;苗寨屋后青山,门前梯田,吊脚楼层层铺排于山坡,寨中芦笙场芦笙悠扬……

  如今,走在贵州山野间,一个个美丽的村庄不时映入眼帘,贞丰的纳孔村、湄潭的核桃坝村、百里杜鹃的青木苗寨、平坝的天龙村……越来越多的乡村正在朝着“绿富美”转身。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