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确山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几年来,县委团结带领全县53万人民,以“四个坚持、四个强化”为着力点,切实把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落实在行动上,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由2016年的7.81%下降到目前的2.05%。
坚持政治统领,强化责任落实
县委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工作协调谋划,健全要素保障体系,建立了全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以县为统筹、镇为战区、村为阵地、组为网格、户为目标,将全县13个镇(街道)划分为4个战区,成立了13个镇级指挥部、194个村级脱贫责任组、3065个网格。
全县有贫困人口的村全部派驻了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31名县级干部包乡联村结户,8900多名干部实施结对帮扶,构建了县、镇(街道)、村(社区)、部门、驻村帮扶和督查巡查6级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链条。
成立了13个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组,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例会、分级培训、集中观摩、暗访巡查、警示约谈等机制,县级领导干部每周带头深入分包乡镇开展扶贫不少于2次。坚持脱贫攻坚每周有安排,每月有活动,每季有行动。
坚持底线思维,强化民生保障
全县贯彻精准方略,强化政策支持,保障民生改善。具体工作中,实施了六大专项行动。
实施扶贫核查专项行动,全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扶贫对象审核机制,做到应入尽入、应退慎退。实施关怀救助专项行动,将老、弱、病、残、孤等贫困对象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兜实政策保障。实施安居工程专项行动,对符合条件的分类实施“房屋修缮、危房改造、易地搬迁”三级政策,保障住房安全。
实施卫生安康专项行动,推行基本医保+补充保险,降低门槛+提升报销比例,一站式结算+兜底报销,重症慢性病救助+健康巡诊政策。实施教育惠民专项行动,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一条龙”助学机制,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辍学。实施基础补短专项行动,围绕贫困村精准退出七项重点基础设施,坚持快整、快批、快拨、快建、快审“五快”工作法。
坚持产业带动,强化脱贫支撑
我们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解决脱贫增收难题的关键,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具体来说,我们重点实施了“七大工程”。
通过贷款倾斜、财政奖补等措施,引导重点企业接纳贫困对象就业;采取“以奖代补”“筑巢引凤”方式,鼓励企业在贫困村办厂经营,吸引贫困户在家门口务工就业;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企业达到116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511家、家庭农场484家。
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模式,让贫困群众通过乡村旅游业实现增收脱贫;不断建立健全“电商+贫困户”帮扶机制,目前全县电商进农村服务站点已覆盖54个贫困村;加大光伏项目增收工程,全县76个村每村建设一座小型电站,每年可让4671户贫困户每户增收3000元;探索“金融+扶贫”模式,县、乡、村全部建立了金融扶贫服务平台,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域金融服务“村村通”。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合力攻坚
近年来,我们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村“两委”干部、村民组长,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引领脱贫攻坚的能力,全县党员领办、创办、扩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40个,带动3000多名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为增强“造血”功能,我们下大力气做好“志智双扶”。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文明之星”“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探索实施“爱心公益超市”、驻军扶贫、“孝善文化+脱贫攻坚”等模式。
近年来,我县根据脱贫攻坚工作实际,构建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全县参与社会扶贫组织120个,帮扶项目145个,帮扶贫困村60个,帮扶贫困户2174户,捐资近7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