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四季,一年有365个日出,日日都吉祥幸福。西藏自治区曲水县四季吉祥村的寓意就是如此。
象征着春夏秋冬的绿红白蓝总计365套崭新民居将村子自然分为4个村组,干净的水泥路直通村里的每一家门口,学校、商店、卫生所、活动广场等一应俱全。搬到这里的全部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高海拔搬迁户。
新村有新气象,村民也有新目标。
第一眼见到头戴一顶毡帽的琼达,就能感觉到他不失藏族同胞的亲切和奔放,也有着新时代新农民的一些想法。在琼达的盛情邀请下,记者坐上他的车,随他一起到家里看看。酥油茶热气缭绕,望着院外停放的小型电动汽车,琼达说:“这是我今年刚买的,也是村里第一辆小车,现在的生活之前真是不敢想,4年来一年一个样儿。”
琼达在村里算是“老村民”了,2015年12月第一批整体搬迁,他就来到了四季吉祥村。新的村子、新的生活,对今年已经48岁的他来说意味着很多的重新开始。之前除了家里的3亩薄地,他还在才纳产业园里当保安。新生活带给他新的变化、新的机遇:这两年女儿读了大学,儿子也在村里獭兔养殖场找了份稳定工作,妻子多年的老病也慢慢好转,而自己也在两年前被推选为村里一组组长。
“做了组长,就要为村民服务,调解、传达这些事情多了,不能轻易离村,要好好干。”组长也是村干部,每年有5000元的酬薪,虽累,但也断了他外出打工的念头。
“还好,现在我们这些易地搬迁村都会专门配套不少产业,主要是种植、养殖、加工,都是些我们会干的,不出村就能就业。”琼达说。这两年,以前只是庄稼把式的琼达,也学会了雪菊、车厘子、核桃等种植管护技术,“在西藏种植雪菊水量必须充足,采摘必须要在早上,阳光太强品相不好;车厘子比较耐旱,不知道是不是我技术不行,产量不高……”琼达娓娓道来,靠着这两年学会的种植管护技术,琼达每年的收入增加了近两万元。
绿化苗木项目、灵芝人工种植、服装缝纫合作社、民族手工合作社等相继在村里投入运行,现在不光是琼达,村民都争着学技术,半数以上的村民在本村实现就业,有了稳定的收入。
从初搬来时全家收入不足万元,到如今年收入4万多元,琼达靠的是干、靠的是学,“靠双手工作,挣钱有底气,收入也多了。”交谈中,琼达不止一次地谈起这句话。他指着如今摆着几套藏式桌椅的地面说,这是今年他种灵芝的地方,别看小小10多平方米,春天种灵芝,秋天收了做茶馆,仅灵芝收入就有1700多元。
第一年试种灵芝成功,还有不少收益,让琼达有了更多想法:在村里找上几亩地,专门种灵芝,让组里还没有稳定收入的村民轮流来打工学技术,卖灵芝的收入一部分给他们发工资,剩下的留给组里发展集体经济。“让没工作的找到工作,没富的尽快富起来,搬来时大家都是贫困户,致富路上也要一起奔小康。”琼达说。
靠缝纫过活的平措次仁在2019年7月成立了合作社,学技术、来致富,这是他这半年多来一直和村民说的。半年时间他已经带出了20多个学徒。“我希望用技术带领更多人致富。希望大家收入越来越高,能力越带越强。”他说。
来新村已经有3年了,平措次仁也对村子有了感情。看着村子从最初光秃秃到现在越来越绿,从开始几十户人家到如今300多户上千人口,看着之前满街跑的孩童已经带上红领巾,平措次仁说:“村子越来越漂亮,村子里人也越来越多,大家都能吃苦,都很向上,愿我们四季吉祥村扎西德勒,都过上好日子。”
四年起新村,脱了千年贫。如今,四季吉祥村劳动力基本实现就业,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2600元增长到2018年底的11684.68元。徜徉在村里,不论男女老少,脸上洋溢的是阳光、自信、幸福,每一个清澈的眼神传达出共同的祝福:扎西德勒、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