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高原村”来了第一书记后……
2020-11-13 10:4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罗明亮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在村微型夜市摆摊的村民。

  “靠山吃不了山。高原村的群众要想脱贫,唯有走出去闯出一条路。”这是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马尔洋乡布候其拉甫村第一书记夏远征常说的一句话。

  布候其拉甫村属高原山区,平均海拔3500米,距县城168公里。进村道路崎岖,山势险峻,冬季漫长寒冷,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自然灾害频发,交通极为不便。全村共有塔吉克族群众32户12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户105人,贫困发生率达82.68%。2018年初,来自新疆自治区人社厅的夏远征被派驻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挑起了带领群众脱贫的重担。

  走出去,让群众见世面

  刚进布候其拉甫村,夏远征发现村民有很严重的等、靠、要思想,村庄被喀拉昆仑山和叶尔羌河包围,村民几乎不去县城。夏远征召集群众开会,可村民以外出放牧为由不愿参会,原因是他没有带“实惠”的东西进村。夏远征认识到,村民的思想贫困程度不亚于生活贫困,要想真正脱贫,还得鼓励村民走出去。

  夏远征了解到该村农牧民无一人有汽车驾照,又无通信网络,仅有一条通往马尔洋乡的公路,因为沿河砂石路紧贴悬崖峭壁,去一趟乡政府单人单趟租车费用不低于50元,更不用说去县城。

  夏远征将村内有条件、愿意学驾驶技术的农牧民组织起来,联系驾校报名,安排专人翻译,目前全村已有4人取得了C1驾驶证,2人贷款买了运输车,还有3人正在参加驾驶科目考试。村民购买的运输车办理了运营证,既可以载人,又可以拉货,一批批群众坐着汽车走出了大山,开阔了眼界,部分群众还在县城实现了就业;同时运输车为村民拉运化肥、农药等生产生活物资,一辆车每月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

  请进来,让群众得实惠

  “这半块地我准备种萝卜,剩下的种西红柿、恰玛古、小白菜。”村民苏甫热给·库尔班在自己的拱棚旁边忙活边介绍道。

  夏远征说,在高原山区,要想吃到新鲜蔬菜,就靠发展庭院经济,特别拱棚蔬菜。为此,他邀请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的专家到村为群众授课,手把手传授大棚蔬菜栽培管理技术。

  目前,大棚里的莲花白、大葱、生菜等蔬菜长势喜人,既节省了生活开支,吃不完的蔬菜还可以卖钱,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

  村民“不愁吃”是第一步,要“富口袋”必须引进资金项目。夏远征通过多部门协调,由华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先后投入31万元帮扶资金,补助16座标准化牲畜棚圈及庭院整治项目,为农牧民庭院进行升级改造。

  如今,村民学技术、得实惠,看到了希望,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也汇聚成了一股股暖流,流淌在高原村的每个角落,也流进了村民的心坎里。

  促增收,让群众快致富

  “来来来,新鲜的烤羊肉,3块钱一串,过来尝一尝。”这是贫困户热依汗尼·阿依甫那扎在夜市摆摊时吆喝的情景。

  为拓宽农牧民致富门路,夏远征在村里开辟了微型农牧民夜市,每个周末几户有经济头脑、会做烧烤的贫困户在夜市售卖烤羊肉串、骨头汤等,被老乡们称为“路灯下的小巴扎”(巴扎,维语,意集市)。

  为实现贫困户“一人一岗”稳定就业,夏远征动员未就业贫困户主动报名转移就业、参加护边员、护林员、公益岗等,通过动员和引导,为全村65个劳动力逐一匹配岗位,9人在村内稳定就业,56人在县城就业。

  为使易地搬迁群众搬得出,转移就业群众留得住,该村成立了驻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流动党小组、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站,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和务工纠纷25件次,为村民追回务工工资4375元,推动基层党组织成为引领脱贫攻坚、推动经济发展、服务基层群众的坚强堡垒。

  布候其拉甫村于2019年底顺利通过了国家脱贫验收。夏远征说,“看着村里一天天地变好,看着乡亲们脸上喜悦的笑容,我打心眼里觉得高兴。”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