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镇:探索“四办”机制 引领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农民致富
2022-09-23 14:52: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党委全面贯彻落实省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工作要求和省市县乡村振兴工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产业扶持基金的“撬动”作用,引入社会资本“活水”,激活村级资源资金资产,探索实践“党委筹办、支部领办、企业操办、村民同办”镇村企联建乡村产业运营机制,全面开启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农民致富的新路径。

  一、党委筹办,聚力筑巢引凤

  一是统筹资源资金,集中力量打造示范。镇党委按照“建设示范点、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思路,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统筹各级各类财政扶持资金,在马坊、上福、吴地、竹岭、五龙、苏家坡等村实施示范村建设,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五龙和吴地试点推行乡村产业运营新机制,由镇属企业出资建设或装修完善产业运营基础设施,再交给运营公司招商运营,让企业轻装上阵。目前,已引入福建原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品链(龙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分别进驻五龙村、吴地社区,规划实施五龙“福村”文旅康养产业发展项目和吴地社区“袁梦村”项目,并取得初步成效。

  二是统筹扶持政策,百家争鸣先行探索。在重点打造试点示范的同时,镇党委专门制定出台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乡村产业项目激励机制,对各村自筹产业发展基金给予最高20万元的1:1配套奖励,鼓励各村大胆筹资入股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参与乡村产业项目建设运营。同时,制定强农惠农八项措施,支持各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适度规模农业产业。目前,全镇已有11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自筹20万元,镇产业发展基金分别配套奖励20万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种植水稻2000余亩、大豆150亩、高山芥菜800亩,生产米酒60000余斤。其中,五龙村和吴地社区分别争取产业扶持基金500万元,用于发展“福村”和“袁梦村”产业项目。

  三是统筹运营机制,增加互信携手发展。创设“镇村企联建”机制,由镇属企业、专业运营公司和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合伙成立股份制企业。镇属企业作为政府性补助资金投资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的桥梁,充分发挥“火车头”作用,切实增强企业到农村投资的信心,提高村集体和村民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为提高股份制企业的发展后劲,镇党委评估各运营团队运营成本,每年补助股份制企业一定运营管理费用,保障运营企业进得来、能运转、有发展。目前,五龙“福村”、吴地“袁梦村”乡村振兴项目均以“镇属公司+企业+村合作社”的联建模式培育产业项目,累计投资超1000万元,其中社会资本投资比例超50%,打开了产业扶持基金和社会资本向农村畅快流动的渠道,激活村级发展动能。

  二、支部领办,汇聚发展合力

  一是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搭建发展平台。为提升村委自治水平,增强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投资参与产业项目能力,制定《古田镇党委(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运行管理办法(试行)》,鼓励各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统一组织领导下,以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和若干村民或社会企业为股东,由村党支部书记任法人代表,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入股股份制企业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开发建设。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将各村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同合作社的产业优势、市场优势相结合,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就跟进到哪里,带动党员群众形成发展合力。目前,全镇31个村党支部都领办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发起成立了谷田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搭建了完整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平台。

  二是用活集体资源资产资金,壮大集体经济。各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后,村集体一方面筹集资金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方面充分挖掘耕地、林地、荒坡地等资源,盘活闲置房屋、祠堂、村部、大礼堂等闲置资产,以折股量化的方式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将村集体的资金、资源、资产统一打包折股量化入股股份制企业,或将资源资产租赁给股份制企业,发展乡村振兴项目,使村集体资源、资产成为增收的“活水”。“福村”项目中,五龙村将村部、民俗文化广场、黄酒博览园、村内停车场、渔塘、闲置地等集体资产统一打包租赁给福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村集体年增收6万元。

  三是汇聚村民资源资产资金,引领村民致富。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形成村民、村集体和合作社为一体的利益共同体,村民可以筹集资金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把自家的耕地、林地、荒坡地、闲置房屋等资产,以折股量化的方式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租赁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再将村民的资源、资产统一打包折股量化入股股份制企业,或转租给股份制企业,成为稳定的收入来源。股份制企业尽量不与村民直接存在股份或租赁关系,有效避免企业经营过程中与村民产生矛盾纠纷,集中精力发展乡村振兴品牌项目,实现产业项目快速落地见效。目前,五龙村有16户村民将现有住房和闲置的老宅、猪圈、牛栏、烤烟房、耕地、闲置地等统一租赁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再统一打包转租给福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每户村民可增加月收入1000余元,村集体可增加月收入约5000元。福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还实施了“水车计划”,首期向五龙村村民筹资20万元,每位村民限投5000元,开发小福儿童乐园、小福农场、烧烤歌厅等项目。筹集资金由福村公司统一管理,按月分红。

  三、企业操办,专业运营管理

  一是实行股份合作,提高经济效益。镇属企业与专业运营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伙成立的股份制企业由专业运营公司控股运营,实行股份合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让专业运营公司在项目开发建设中有足够的话语权,能根据项目建设需要灵活拓展融资渠道,推进技术改造、结构调整、机制转换和企业管理等,实现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品链(龙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实施“袁梦村”项目时,根据发展需要,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主动决策,深化袁梦文化赋能品牌化发展,实施餐饮民宿、露营休闲、溯溪旅游等新业态,丰富项目体验感和营收点,“袁梦村”开村以来,已跃然成为全市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

  二是引入社会资本,增强发展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可以充分发挥其在人才、资金、技术以及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以市场化主体的经营方式激活乡村资源,让资源市场化和资本化,实现有效利用和稳定增值。与此同时,政府从投资建设主体的角色转为服务管理者,一方面在“服务”上下更大功夫,当好投资人和村民、村集体的“中间层”,为社会资本投入搭桥铺路;一方面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乡村资源要素估价与交易、收益等问题,提增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振兴的信心。在五龙“福村”项目建设过程中,镇党委政府就当了两次很好的中介,一次是发布“招募令”,成立“燎原工作站”,完成“福村”项目设计规划;一次是引进厦门保利物业有限公司与五龙村联建,初步建立了村级资产统一运营管理的模型。

  三是专业运营管理,打造品牌项目。乡村振兴发展不是单纯的投入建设,更重要的是经营和管理。2021年以来,镇党委多次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厦、漳、泉、浙等地考察,尝试引入专业团队对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进行运营管理。经过考察学习并结合古田镇丰富的红色和绿色资源优势,以五龙“福村”和吴地“袁梦村”为试点试范,引入第三方专业运营团队,以发展“红绿经济”为目标,以专业运营公司为经营主体,以乡村旅游为切入点,以整村运营为抓手,充分发挥市场化的主导作用,实现多方共赢,赋能共同富裕。五龙“福村”运营团队大胆创意了“福”村文创品牌,通过打造“进步福、初心福、丰收福、学习福、劳动福”五个福主题区,开发了福酒、福茶、福器、福果、福枣及古田小红军雕塑等文创特色产品,形成涵盖乡村旅游和研学培训等产业体系。“袁梦村”运营团队通过打造袁梦研学营地、稻田餐吧、沐浴茶室、溪戏步道、种子商店、袁梦长廊、乡村直播间、野餐露营地等业态,推动农业体验、文化、休闲、旅游、康养等产业发展,实现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生态的有机统一和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四、村民同办,促进共同富裕

  一是实现就近就业,增加工资收入。通过打造“福村”和“袁梦村”等乡村产业项目,在乡村布局新型业态,发展乡村旅游、文创、研学培训等产业,拓宽乡村就业渠道,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既可以为家庭增加收入,又可以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小孩,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据统计,五龙“福村”解决21人就业,吴地“袁梦村”实现就业35人,就业岗位主要有:店员、保安、厨师、茶艺师、保洁员、演员等,人均每年增加收入6万余元。

  二是资产资金入股,增加投资收入。有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镇村企联建企业,有了专业运营团队,有了各级政策支持,有了党委党支部的合力引领,村民群众纷纷把闲置资源、资金、资产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股份制企业,增加财产性收入。例如,退休教师廖亮坤将自家的房子出租建设“初心邮局”并兼任初心邮局“局长”;林福连将自家房子租给福村公司作为“福村之家”;外出的村民饶日铭将自己房屋租给国网古田供电所建设“初心电力能源服务点”;离任村主干廖兴旺将自家房屋出租建设“红古田小院”,作为“红古田”公用品牌展销中心、红古田农特产品的线下体验馆。闲置资产的盘活利用,实现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性互动,更是有效促进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成为引领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农民致富的成功实践。

  三是依托平台创业,增加自主收入。在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建设过程中,镇党委注重为村民带来更多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村民参与程度,将是否能带动村民创业,是否能吸引人才返乡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纳入考量,以农村农业发展带动村民成长进步。乡村产业项目的实施和运营管理吸引了各类型人才回乡创业,激发村民创业激情,拓宽村民创业思路。镇党委围绕产业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古田乡村振兴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旅游学院合作共建研究等基地作用,经常性举办农家乐、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对本地特色农产品、手工制品、乡村美食等进行营销指导服务,让村民有动力发展产业,有信心参与乡村振兴。村民根据自身条件,按照项目运营公司规划,利用公司搭建的运营平台,自主投资创业增收。例如,五龙村村民依托“福村”品牌项目建设,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自主开发五龙米酒、五龙米粉、五龙茶、糖枣、艾叶粄、笋干、豆干等客家特色旅游产品,把米酒酿造、农特产品开发和福村电商销售联结起来一起发展壮大,让各种生产要素顺势流动,村民依托平台创业,收获资金、技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五龙“福村”和吴地“袁梦村”的嬗变是古田镇强化党建创新引领,深化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的典型案例,是充分发挥产业扶持基金的积极作用,引入社会资本“活水”,带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通过镇村企联建,项目村的秩序维护、村集体门店经营、研学活动、文创品牌和农特产品开发等得到更专业的管理服务。联建企业以“镇属公司+企业+村合作社”的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丰富新兴产业形态,把企业、村集体和村民群众的利益紧紧拧在一起,开创了企业做大、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三赢”格局。

  上杭县古田镇党委书记 华娟

责编: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