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鹤山桃源镇:“妈妈岗”助力乡村妇女灵活就业
2025-04-06 07:4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4月1日,走进位于广东省鹤山市桃源镇的大光明制伞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缝纫机“嗒嗒”作响,旺龙村村民李文芳正专注地缝制着伞面。几个月前,她还是个全职妈妈,如今已成为厂里“妈妈岗”的熟练工。

  “每天骑车七八分钟就能到厂里,每月能赚2500元以上,最关键是能照顾好孩子。”说起现在的工作,李文芳笑容满面。

  作为“中国制伞名镇”,桃源镇伞篷经营主体超450家,是带动就业的重要引擎。然而,像李文芳这样需要照顾家庭的农村妇女,面临“想工作却脱不开身”的困境。这一难题的破解,源于当地党委政府探索推出的“妈妈岗”灵活就业模式,也离不开桃源镇制伞产业链党委的穿针引线。

  针对镇域“灵活劳动力多、农民增收渠道不多”等情况,桃源镇制伞产业链党委为助力企业招工用工,联合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就业驿站,提供求职登记、技能培训、职业指导等服务,推动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同时,产业链党委以党建联建为抓手,推动链上企业党组织与周边行政村党组织结对共建,通过网格员走访了解村民劳务意愿,针对性推出“妈妈岗”就业模式,以弹性工作制解决村民们的就业需求。

  “一把小小的伞,浑身都是精细活,从大裁、拉边、小裁、合片,再到打珠尾、缝伞、成品包装,目前主要以人工作业为主,很适合农村妇女。”制伞产业链党委书记裘来安介绍,“妈妈岗”最大的特点就是员工可以根据接送孩子的时间灵活调整上下班,一般按件计酬。“这种模式既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又照顾到了妈妈们的实际情况,实现了双赢。”裘来安说。

  同时,产业链党委还联合龙头企业开设免费技能培训班,让零基础的村民也能快速上手,实现“培训即上岗”的无缝衔接。今年已累计培训学员逾100名,帮助20家企业实现稳定用工。

  从缝制伞面到组装帐篷支架,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悄然改变了许多乡村家庭的生活。同样来自旺龙村的陈锦华算了一笔账:丈夫在城里打工,自己在“妈妈岗”每月能挣2000多元,加上家里几亩地的收入,今年春节前把住了20多年的老房子翻新了。“以前总觉得自己除了带孩子什么都做不了,现在既能赚钱补贴家用,又能照顾家庭,心里特别踏实。”陈锦华的话语中满是自豪。

  目前,桃源镇党群服务中心就业驿站整合农村富余劳动力、失业人员、全职妈妈等人群与企业对接,吸纳近1万人次就业,部分村从事伞篷工作的村民多达半数,其中包括“妈妈岗”、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灵活就业人员约5000人。一把把雨伞,撑起了许多乡村家庭的美好生活愿景,实现了“小岗位”带动“大民生”。

  本报记者 许露露 通讯员 陈瑶 陈艺锋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