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是一种智慧和境界
2012-12-04 16:0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猛不丁想起说从容,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也不是别出心裁,以示自己的不同凡响。而是如今满世界都充斥着浮躁,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方面,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受到浮躁的感染和浸润,呈现出诸多社会病态而又“集体无意识”。甚至连令人神往、体现社会良知和文化精神担当的高等学府,浮躁也为害甚烈,“师与弟子”均呈现出交互共振的浮躁和精神迷失。学术造假越演欲烈,为金钱折腰,高雅殿堂已无学术尊严可言。所以浮躁作为一种社会病,它无孔不入。从微观讲,它影响人们的思想方法、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日益蚕食着人的良知,冲击着人的道德底线;从宏观讲,它助长唯主观意志论和精神决定论,毒化社会风气,甚至会使我们重大的经济政治决策,偏离科学民主的正确轨道。所以,当下清除浮躁积习,唤回理性从容的生活方式就显得尤为迫切。

  浮躁这个具有古老基因的“精神病菌”,如同虱子、跳蚤,几乎是和人与生俱来的,它寄生在人们大脑的沟壑里,一旦气候适宜,它就有如浮云,飘然而至,兴风作浪,干扰我们正常的思维和判断。由于浮躁,我们的欲望膨胀,急功近利,只知索取,付出了葬送子孙基业的沉重代价;由于浮躁,我们赋予自身过多的精神重负,充满了目的性的急切期盼,从而导致内在和外在的双重紧张,苦心行役,为名所缠,为物所累,俨然精神囚徒;由于浮躁,滋生并助长了社会的原罪:对人不知感恩,对物不知珍惜,对事不知尽心,对己不知克制,对社会缺乏担当,将自己定格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小写的人;由于浮躁,我们休眠了对社会人生的审美趣味,赤裸裸地将灵魂(精神)称斤论两,以市场交换原则为唯一尺度来裁量畸轻畸重、孰高孰低,以至于弥留莫乱,找不着北。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从容一点,抽点时间,静一下心,打理一下行囊,清理一下思想,总结一下经验,立足现在,展望一下未来,然后再继续迈出稳健的步伐。

  在克服浮躁方面,其实我们的古人很智慧的,早就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事缓则圆”、“非宁静无以致远”。让我们秉持科学理论,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中,引入绿色发展的先进理念,在努力实践中,重新找回那流落到荒野他乡的从容和淡定;重新找回慢速度、慢节奏、慢生活那堪称智者的生活方式,从而真正做到既自强不息的作为,又厚德载物般包容,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使我们的人民乃至民族、国家,不仅仅停留在功利境界的层面,而要有所提升,努力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跃升,从容不迫地信步前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充分展示令人敬重的优雅、成熟和大气的大国风范。毋庸置疑,从容的处世智慧说来容易,切实做到却比较难。因为从容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种禀赋修养,还是一种独特素质,更是一种仰之弥高、做人处事的智慧和境界。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人、一家、一国倘若失去从容的雅致,为浮躁所驱役,言行失态,举措失当,无不付出沉重的代价。

  从社会学的视角观之,从容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房上霜”的明哲保身,也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看庭前寒来暑往,观天际云卷云舒的高蹈出世,更不是“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悠闲,半里乾坤宽展。”(李密安《半半歌》)的侏儒哲学。他是具有审美价值、成熟儒雅的超然状态,即所谓不怒自威,以一人而驱万人之兵。从容是一种超凡脱俗的达观自适;从容是“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苏轼),为信仰而超越生死的淡定;从容是一种在场情景先超越自我,以自由之思想,旷世之人格、特立独行的与世态度;从容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超长判断、准确认知的前提下,从必然王国迈入自由王国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智慧幽雅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总之,从容是一种历史使命感赋予的道义担当,它充满着不可言说的方法论智慧和哲学意蕴。

  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层级化的社会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深刻转型,各阶层人等都有一个艰难的心理调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担当,小人物有小人物的营生,生活和工作中的烦恼各有不同。所以,在这里我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浮躁离我们很近,从容离我们并不遥远。关键是在于你一举手一投足之间的取舍选择了。倘若你选择了浮躁,你就选择了罪与罚;倘若你选择了从容,你就选择了智慧、尊严和幽雅。 (摘自《美文》)

责编:che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