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村官”颁奖典礼观后感
2014-10-23 16:35:00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何天琪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收看完央视《寻找最美村官》颁奖典礼,我被10位最美村官的事迹深深打动和感染。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被一种丰碑式的榜样力量鼓舞着、感动着,仿佛身心都受到了一次不同寻常的洗礼,从骨子里释放出一种巨大的能量。我又一次深感作为一名村官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陶冶为民情怀 扎根基层服务 

  三十岁的“记者”村官肖琳与羌寨结缘于2008年北川的灾后重建,但这青春之光一去便扎根于此。用随身携带的摄像机拍摄下村庄的困难,争取外援通村路,为村民建起30万元的石桥,为贫困学生争取救助,帮孩子们圆梦校园。六年的扎根,他把青春奉献给“三农”事业和羌族山乡百姓,他用自己人生轨迹的改变,改变了地震灾区平沟村的面貌。 

  鲁甸地震中8位亲人遇难,却不顾小家、只为大家的唐正云,是废墟上屹立不倒的主心骨,是万人安置点的大管家,更是老百姓心中的好村官。面对亲人的不解和群众的认可,这位硬汉只能用“忠孝不能两全”作答,他只能在北京的颁奖现场求得母亲的理解,令人动容,不禁潸然泪下。 

  砥砺奉献精神 开拓进取奋斗 

  父亲在岗奋斗八年,把一个负债500多万元的经济薄弱村转变成了有村级收入200多万元的先进村。父亲病逝后,为实现父亲造福村庄的遗愿,女承父业,接过村官接力棒。李玉兰深入到村民当中,了解村民的难处,帮助他们解决最直接的困难。薪尽火传的父女两代好村官给一个贫困小山村带来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不倒的女村官姜驰为追债挨打受骂,两年时间追欠款,拖着伤残的腿为落后村争取贷款,带民致富,成为村民的主心骨。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用我一个人的痛苦换来福祥村民的幸福,值!”令人感动,不禁热泪盈眶。 

  收获工作方法 凝聚民心民意 

  硕士学位、落户上海、白领工作,这是多少人羡慕和追求的。但是大学生村官方月萍却选择扎根乡村,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组建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种植优质水稻致富。不恋都市恋乡土的她,为了村庄的繁荣发展,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收获了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令我振奋,奉为学习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最美”村官虽不是改变历史的大人物,但却扎根在中国最基层的土地上拥有厚重的基座;他们所做的事,虽不是彪炳史册的大事件,但却可在他们的村落口口相传。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他们每一位都是好样的,因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中国“官”的内涵。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村庄是国家的基础,三百万的村官就是挺立在这基础之上的顶梁柱。很荣幸我也是其中一员。在基层当村官的两年时间,让我此刻更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这一位位来自基层、带着泥土气息的“最美村官”们的艰辛和不易。虽然我们比“七品芝麻官”还要小,但却是最贴近百姓的。为百姓解决困难、提供服务,为民排忧、为民解围,这正是我们存在的价值。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在这场传播正能量、传递真善美的接力中,我主动接过前辈们手中的接力棒。在这些“最美村官”的感召下,在他们榜样光环和先锋精神的照耀下,我对自己每一天的工作都有目标。我会以“最美村官”为标尺,时刻丈量自己、鞭策自己、规范自己,在“德、廉、能、新、创”各方面严格要求,真正的融入到群众中去,服务群众、改善民生、创业富民、树立新风,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我会大步向着“最美村官”的队伍进发!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