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忙于撰写报告、处理村务,看书的习惯倒没改,只不过写书评的手却懒了许多,想想竟不觉笑了。学校宿舍因为司考过后沉寂下来,自己呆在这个没有交流的寝室,堕落在颓废的音乐中,拉上窗帘,开着台灯,拿着本小说,很悠闲,也很消颓。
最近迷上了《平凡的世界》,早就听说过书中的人性,竟不知如此透彻,从孙玉厚的憨厚淳朴到田福军的兢业诚恳,从孙少安的木讷老成到孙少平的热忱激情,从润叶的浪漫坚贞到晓霞的纯真烂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秉性,也有自己的生活追求,当然这一切更多地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或者时代的先进性得以压抑或延伸,于宽,这是一部那个年代农村生活的史诗,于窄,这是青年热忱生活、热心为人的写照。其实,我不愿意把这样一本书老是放在时代的背景下去品评,更多时候,比较热衷从自己的生活去审视他们的活动。
不管是贫穷时的褴褛还是富贵时的坚守,不管是逆境中的挣扎还是顺境中的舒畅,生活归根到底是自己去活的,至于活得精不精彩,滋不滋润,是自己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践行,永远没有资格去怨天尤人。我们常常会想如果我有一个家财万贯的父亲,或有一个身居高位的母亲,抑或仅是有一个沾亲带故但有财富、有权位的亲戚,无需奋斗,我现在的生活就能怎样地呼风唤雨,怎样的尸位素餐、高端享受,殊不知,这种思想的衍生会腐蚀心智,消糜斗志。不管现在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富足还是拮据,我们无权选择自己当前的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以后的生活周遭。永远活在封闭的自我世界里,不管是享受还是痛苦,都不会理解他人的生活触感,更不会懂得去接触、感受异样的生活风味。
我不知道自己在别人的眼里是个怎样的具象,但于我自己而言,我永远知道该把自己摆在怎样的位置,也知道去体验不同的体验,感受不同的感受,或者说我从未对自己缺乏过自信,不管是在怎样的人面前,当然也不是所谓的自高自大,只是很平凡地认清自己,摆正自己,不为技不如人而怨艾,亦不为技高一等而目中无人。我的生活有过波澜不惊,也有过惊涛骇浪,有时会笑到不知所措,也有时会哭得无缘无由,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工作者,笑时笑,哭时哭,也许这就是最简单地诠释。曾经,我会因为感情倾其所有,总觉得这样的轰轰烈烈才是所谓的爱情,可能是因为太在乎,会小心翼翼、唯唯诺诺地在那个人身边,把对他好当做一种理所当然。现在想来,那段时间我失去自己最本真的性情,在他面前的我也不是最真实的我,显然,我错误地踏入了一段泥足深陷的感情沼泽,最后不管两人如何,该面对的终究要面对,霹雳尚且坦然涉过,暴雨哪能卑微掩泣?
平凡的世界,终究还是人创造的生活,别人的影响再大,作用再大,生活终究还是自己去活,不管是生活追求还是感情相处,选择不了或者身于被选择的境遇都要面对,坦途或是坎坷,欣喜或是痛楚,还原本真,坦然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