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记录乡村振兴实践
2018-09-11 10:07:00  来源:人民日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乡村振兴,是这些年的热门话题。作为新闻人的刘裕国,由于职业养成的敏锐,自然不会放松对这个问题的关注。通过对成都平原北部的罗江区一次又一次的采访,他与青年作家何竞一道,捧出47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向往》(天地出版社),用精彩的故事、具体的例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记录了罗江人践行乡村振兴的举措、方式以及取得的成效。

  《向往》一书分为上、下两编,共10章,全景式、多维度展示乡村振兴对乡村面貌、人们思想带来的深刻变化。党的十九大对乡村振兴概括了5句话、20个字:“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而其中最基础、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要产业兴旺。没有产业,乡村振兴就是无源之水,不能持久。《向往》一书通过对罗江人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现代农业、第三产业等的记录,让人看到,罗江人抓住了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步骤。在《近邻友善赛远亲》《推动“移风易俗”的历史车轮》等篇章中,通过对罗江人好情操、新风尚的记录,让人看到,罗江人在乡村振兴中,做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驾齐驱。而在“我的事情我做主”这一章中,记录了罗江推行村民自治、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依靠群众的创造力,建设美丽家园的过程。应该说,《向往》这本书的内容,契合了时代精神,回应了人们关切,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具有参考价值与导向作用。

  杜绝空泛地阐释大道理,运用老百姓的现身说法,让人从中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意义、作用、变化、影响,这是《向往》一书留给人的又一印象。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刘裕国懂得: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一个具体的例子;一个真实的故事,胜过几千字的报告。因此,作者无数次深入罗江,建立了60多个采访点,先后对130多名基层干部、种粮大户、养殖能手、运输能人、回乡创业人员、劳动模范、文教工作者、退休老人等进行了面对面谈话。通过他们的亲口讲述、亲身体会,既会让人觉得,乡村振兴并非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而是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可效仿的;也会让人知道,美好家园是等不来的,乡村振兴是干出来的。

  《向往》一书的82篇故事,篇篇所呈现的内容不尽相同,塑造的人物性格也千差万别,这说明作者为创作这部作品,是下了“绣花”功夫的。以讲述女村主任金利琼故事的《火凤凰》为例,开篇对金利琼形象的展示:“一头利落的短发,些微挑染金色;穿着倍儿精神的紧身黑皮裤,佩戴长长金色毛衣链。”这与以往那些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农村妇女形象迥然不同。如果没有沉下去细心观察,是无法写出这么时尚的农村妇女形象的。

  报告文学既要有文学的要素,但又必须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刘裕国几十年来行走在巴山蜀水之间,成年累月与普通百姓打交道,因此,他最清楚老百姓喜欢读什么样的文章、看什么样的书。基于这一点,在自己的创作中,他总是坚持受众第一,不搞花架子,不故弄玄虚,文风朴实,让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而且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这样的特点,在《向往》一书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首先,在每一章节的标题上,都能印证这个特点。如在记述种粮大户罗中海、刘孝东的事迹中,分别用了“粮食满仓垒‘金山’”“逼上‘粮山’”这样的标题,既活泼又贴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在具体的叙述中,也做到了口语化、生活化与文学性相统一,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记叙果树种植户刘复东的“深爱成惧”一文,作者写道,当年为了让别人传授种果技术,并不富裕的刘复东,“隔三岔五就在家宰鸡、杀鸭,弄得巴巴适适的,恭请隔房哥来吃饭、喝酒,哪里晓得这位隔房哥精明得很,肉照吃,酒照喝,但他就是有本事喝得晕乎乎也不吐一个字……”寥寥数语,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在《向往》中,这样浓郁生活气息与洋溢文学色彩相映衬的篇章,满书皆是,随处可以信手拈来。

  掩卷而思,我们能看到,一幅绚丽的新农村图画,正在大地徐徐铺开。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