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跟班采访后 看村里的变化(12月31日)
2020-01-07 10:5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民生路”终于修通了 

  《乡村干部报》记者跟班期间,我们曾经一道两赴霞浦县城,为修一段1公里长的山路跑手续。这段路连接两个自然村,两个村漫山遍野种着柚子,因为过去没有路,柚子两三毛一斤都没人要,村民们苦不堪言。“这条民生路,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它拿下。”

  现在路修成了,我也该给关心这条路的记者报喜了:柚子等农产品都能运出大山了!

  ——福建省霞浦县盐田畲族乡姚澳村第一书记  朱铁铮

  村里有了“产业总部” 

  《乡村干部报》记者来过后,提振了村民的精气神,“原来,我们也能上报纸了”。

  现在村里发展了腊肉、罗汉果、旅游等9个产业党小组,新的产业大楼也已经投用了。“城里流行总部经济,这栋大楼就是我们村的产业总部。2019年,村集体收入超过200万元。”

  ——湖南省凤凰县山江镇樟坡村扶贫队长  邱 孝

  全村党员向村民晒承诺 

  《乡村干部报》记者在村采访期间,我说过“理旧账还要盘新账”。为进一步调动村班子和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努力帮村民办好事办实事,2020年元旦前,我组织了一场小杜庄村党员新年践诺会,让党员在承诺书上签字,并公开面向村民宣读,“每位党员要办哪些实事都说出来晒晒,请大家监督!”

  ——天津市宝坻区方家庄镇小杜庄村书记、主任  杨秋静

  开设了“民主议事室” 

  《乡村干部报》的记者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很多问题直击我们村发展的痛点堵点,客观上帮我们理清了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记者驻村采访之后,我们着力在涵养文明乡风上下功夫。文明乡风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我们组织了很多志愿者定期入户走访,开设了“民主议事室”,及时收集村民意见和建议,让文明实践的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

  ——江苏省南京市汤山街道龙尚村党总支书记  孔石峰

  将报纸放进村史馆 

  当初,我不顾家人反对,义无反顾地回乡,来到大家都不看好的丁窑村。感谢《乡村干部报》记者的深入采访报道,让大家“看见”村干部的忙碌,“看到”丁窑村正在发生的改变。

  对于丁窑这样一个曾经的“后进村”来说,有记者来报道,那是破天荒的事。我们村班子商议过了,将报道丁窑村的那期报纸装裱起来,放进村史馆里,让丁窑村的村民们记住这段浴火重生的历史,永远接续奋斗。

  ——江苏省泗阳县里仁乡丁窑村党支部书记  张 凡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