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
2021-04-02 09:13: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林华维 雷祖平 吴学炎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当年《人民日报》报道下山溪自然村贫困状况的版面。

  3月16日,记者来到有“中国扶贫第一村”之称的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采访。

  走在赤溪村主干道长安新街上,只见10多米宽的街道两旁矗立着白墙黛瓦的三层畲族风情民居,茶叶店、特产店、小酒楼鳞次栉比。除了成群结队的游客,几乎见不到本地村民。

  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告诉记者,村民都上山采“黄金”去了。杜家住说的“黄金”,指的是白茶茶青。今年春节后,宁德地区干旱少雨,新茶品质更佳,一斤茶青可卖到150多元。“一些村民凌晨三四点就戴着顶灯上山采茶,熟练的一天能采10斤左右。”

  赤溪村415户1856人,畲族占43%。茶叶和旅游,铺就了赤溪村脱贫致富路,去年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其中白茶收入超过四成,旅游收入占三成。

  回顾赤溪村30多年发展历程,杜家住不禁感慨万千:“从输血式扶贫到换血式扶贫,再到造血式扶贫,赤溪村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创造了‘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的扶贫开发经验。”

  赤溪村为外界关注始于一篇报道。

  当年村民住的茅草屋。

  当年出村的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赤溪村,有个“挂”在半山腰的自然村叫下山溪村,村民都是畲族人,有首民谣这样形容下山溪村的困境:“昔日特困下山溪,山高路险鸟迹稀;早出挑柴换油盐,晚归家门日落西。”今年75岁的村民李先如,说起那段岁月至今仍隐隐作痛,53年前,他眼睁睁看着难产的妻子因无法送医院而去世。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时任福鼎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王绍据写的一封读者来信《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信中写道:“他们祖祖辈辈吃番薯度日,偶尔到外地买几斤大米,只能在春节吃两顿,或供妇女‘坐月子’吃几天。他们身上穿得破破烂烂,有的人买不起鞋子而光着脚板……”这篇报道把这个位于闽东太姥山西麓大山褶皱里的贫困山村展现在世人面前。当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全国扶贫开发工作就此启幕,赤溪村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

  随后,全国各地纷纷给下山溪村寄来粮票、油票、布票和现金,福鼎县也免除了下山溪村征粮任务,并为22户村民每户送上3只羔羊和一些柳杉树苗。因为饲草和土质原因,羔羊不到一年损亡殆尽,柳杉苗种下去生不了根,“输血”式扶贫成效甚微。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下山溪村人均年收入仍不足200元,整个赤溪村贫困率在90%以上。

  赤溪村长安新街。

  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1995年新春,下山溪村实施整村搬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筹措了25万元,为下山溪村22户88位村民在如今赤溪村中心村所在地建起了两层砖木结构房子。搬迁前夜,李先如和儿子激动得一夜都没睡着觉:“我们每户只出80根木头,就住进了楼房!”下山溪村村民从此告别了背箩筐爬山路的历史。接下来的20年间,赤溪村另外13个自然村也分三期陆续搬至长安新街两侧。

  搬迁之后,下山溪村村民住房改善了,出行方便了,但村民们还得回到10多公里外的峡谷去耕作贫瘠的山坡地,农闲季节,大家只能赋闲在家,大部分人依然啃着番薯。到2009年,1700多人的赤溪村800多人外出打工,贫困发生率仍高达4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序幕。赤溪村迎来了“造血”式扶贫新机遇,先后被列为省级开发扶贫重点村、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村等,获得一系列扶贫政策支持。

  扶贫贵在精准,赤溪村积极探索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实现路径。在村党组织带领下,利用紧邻太姥山景区的区位优势和山地资源,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发展特色产业,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流转土地1070亩,以“企业+农户+基地”模式,建起有机茶、名优果蔬、珍稀苗木等现代农业基地;组建赤溪旅投公司,建设旅游集散中心、下山溪溪谷度假区等旅游项目;修通了一条连接高速公路的通村路,目前通村公路总里程58.6公里,赤溪村出行步入“高速时代”……

  村口矗立的“中国扶贫第一村”石碑。

  随着产业不断兴旺,环境与日改善,不仅慕名来到赤溪村的游客多了,而且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多了,在外打拼的能人也陆续回来了。2013年,“90后”大学生杜赢带着女朋友回村里创业,在赤溪村开了第一家茶叶加工厂,去年产值达到400万元;2014年,在外打工的钟品灼回到村里,建起农产品种植与加工基地,当起了电商;2015年,在外做生意20多年的吴贻国回村参选村主任,带领村民种起了食用菌,当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600多元,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

  2016年2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人民网与赤溪村干部群众视频连线,赤溪村迎来了“高光时刻”。总书记在视频中勉励赤溪村的乡亲们再接再厉,自强不息,继续努力。

  赤溪村全景。

  赤溪村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向贫困发起最后总攻,2017年底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2018年8月,以赤溪村为中心、辐射周边8个行政村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纳入福鼎市整体规划,赤溪村驶上了“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快车道。去年赤溪村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15万元。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