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中)了解村产业园建设情况。 新华社发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一景。新华社发
【编者按】 4月24日至28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举办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视频培训班,在北京设主课堂,在省、县级党校(行政学院)及相关培训机构设3568个分课堂,首次通过视频直播形式对全国村主职干部开展同步培训。51万余名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同上一堂课,参与跟班服务的3.8万名组工干部和乡镇干部一同参加学习交流,培训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即日起,本报推出“乡村振兴看头雁”系列报道,围绕培训班上的热点话题,听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分享学习心得,探寻强村路径。
四月的北京春意盎然。25日下午,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视频培训班主课堂上,来自江苏、安徽、贵州的3位优秀村书记分享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金点子”。
一道道来自基层田野的思想火花,迅速“点燃”了各地的学员们,热烈的氛围从课堂上一直延续到晚上的分组讨论。许多参训学员表示,通过经验交流、观点碰撞、答疑解惑,他们关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好强村富民路的思路逐渐清晰。
抓住“牛鼻子”,发力“强筋骨”
“2022年,西棘荡村工业总产值20亿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522万元……”在培训班现场,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西棘荡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钟佰均晒出的这组数字不可谓不亮眼。然而,20多年前的西棘荡却是一贫如洗,当地流传着“西棘荡村胳肢窝,村穷人穷没两锅”。
从“吊车尾”到“排头兵”,西棘荡村“蝶变”的关键在于抓住了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钟佰均介绍说,尼龙颗粒加工产业是村里的支柱产业,但发展初期许多人处于观望状态。“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除了自己带头干,钟佰均做通不少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第一年有5名党员跟着干,第二年又有10多名党员参与进来。”
党员动起来后,西棘荡村党委安排3名党员创业骨干与1名创业群众结对,帮助村民解决创业缺信心、缺技术、缺资金等问题,让群众从“站在边上看”变为“跟着党员干”。同时设立“粒动·青创”空间,邀请党员创业能手、致富能人当讲师、做导师,为村民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先后帮助20位村民成功创业。
通过党员放样子带头富、指路子带领富、结对子帮困富,西棘荡村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实体强村、产业富民”的发展道路,奏响了强村富民“三部曲”。
听完钟佰均的分享,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裴春亮情不自禁回忆起裴寨村的发展:“我们裴寨从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的省级贫困村,发展为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的新型农村社区,同样离不开坚强党组织的引领和推动。”
在裴寨村,40名党员实行设岗定责和联包帮带,按照工业、农业、商业分类设置,真正把党小组建立在产业链上。“发展高效农业,群众不懂不会,害怕赔钱不敢干,12名党员带头成立了蔬菜花卉合作社,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把群众的积极性带动起来了。”裴春亮说,村里还创建了股份制企业,村民家家入股春江集团,产业覆盖建材、旅游、金融等多个领域,全村去年分红720万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参训学员们都有一个共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一个过硬的村级党组织和一批过硬的带头人。将党支部建在发展一线,将党员聚在产业前沿,才能切实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治理效能。
立足“一方水土”,做大“土特产”
4月25日晚8点,培训班主课堂第四小组研讨现场,气氛热烈。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祥生率先发言。他回顾了华溪村蜜蜂和黄精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最后总结道:“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很重要。”
华溪村山高林密、谷深坡陡,曾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片区典型的贫困村,过去村民一年到头只能在“巴掌地”“鸡窝田”里刨食。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华溪村一方面围绕中益乡“中华蜜蜂小镇”的定位,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蜜蜂产业;另一方面,紧跟中益乡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打造黄精产业示范基地。
项目为何这么选?王祥生的思路很清晰:“华溪村森林资源丰富,为蜜蜂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气候、土壤很适合黄精生长,老百姓有房前屋后种植黄精的习惯。发展蜜蜂和黄精产业既符合村庄实际,同时与镇域产业布局保持一致,能搭乘政策‘东风’,少走许多弯路。”
坚持融入县域与因地制宜相结合,贵州省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的项目选择理念,与王祥生的考量不谋而合。化屋村党支部书记许蕾介绍说,“一方面,我们依托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发展养牛产业的契机,与贵州黄牛集团合作,走规模化养殖的道路。另一方面,我们结合本地实际,选择了化屋独有的黄姜、黄粑、苗绣和乡村旅游,切实做好化屋‘土特产’这篇大文章。”
项目选好了,还要在“卖给谁”“怎么卖”“卖得好”上好好下一番功夫。“化屋黄粑和别人的黄粑有什么区别?‘特’在什么地方?要卖给哪些人?”按照这个思路,化屋黄粑瞄准年轻消费群体,突出一个“特”字,推出抹茶、巧克力、奶香等独特口味,以“人无我有”打开市场。在黄姜产品开发中,化屋村瞄准乡村旅游人群,主打一个“新”字,开发生姜酒、黄姜凉拌菜等,因健康又爽口赢得消费者青睐。
“从实践来看,既要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融入县域产业发展布局,争取更多的政策红利、更好的发展资源,又要综合考虑发展基础、要素禀赋、区位条件、生产习惯等,因地制宜找准比较优势,这样才能让产业获得持久生命力。”回顾化屋村产业发展历程,许蕾总结道。
听完许蕾的分享,记者连线了在分课堂同步上课的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开发区石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亚东,他说:“化屋村花卉育苗大棚、乌鸡养殖场、刺绣扶贫车间的做法,给了我许多启发。”随后,他和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立足“一方水土”,挖掘村域资源,突出地方特色,“围绕‘土特产’三个字做文章,让更多收益留在村里、留给村民。”
踏上“升级路”,寻求“最优解”
这次培训,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炭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邢卫兵,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周群之,被分到了同一小组。邢卫兵告诉记者,从拿到学员手册的那一刻,他就很期待与周书记探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
“从村名就能知道,炭厂村过去以烧炭为生……”在第一小组首场讨论现场,邢卫兵介绍说,炭厂村是明清时期供皇宫取暖的主要烧炭地,炭厂村的发展经历了3次产业转型。第一次是从烧炭业向大农业转型,开始种植杂粮和豆类。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又从大农业转为种植红果。从2007年起,又进行第三次产业转型。他带领几名村干部钻荒沟,琢磨哪条沟能发展成景区。与此同时,从清华大学请来专家,“把脉”生态旅游这条路能不能走通。得到专家的肯定回答后,炭厂村将生态旅游确定为主导产业,大刀阔斧建景区、造景观,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并非一路坦途。回顾炭厂村的产业“升级路”,邢卫兵认为,坚持问题导向和宏观政策导向,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发展方向,才能求出产业发展的“最优解”。对此,周群之也深有同感。
就小岗村而言,当年的大包干一举解决了小岗人吃饱饭的难题,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分’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但‘统’怎么适应市场经济、规模经济发展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周群之向记者讲述了村庄发展的困惑。
正当小岗村困惑之时,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小岗村视察,指出要着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发展多种形式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更多权能,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同年,党中央出台了相关意见,提出了具体要求。
乘着政策“东风”,小岗村按照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配置、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四步走”程序,在“三变”改革、“小田变大田”改革、“土地大托管”发展模式和农村金融改革4个方面先行先试。
经过几年的努力,各项改革切实推动了小岗村发展,村民也共享到了改革成果。“通过改革,我们进一步处理好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资产管理规范了、小岗品牌升值了,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周群之高兴地说,去年小岗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00万元,今年春节小岗村分红实现五连增,6年来村集体经济分红总额达1400多万元。
“这次视频培训班,非常及时、非常解渴、非常管用!”听完村书记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案例分享,在分课堂在线听课的河北省霸州市信安镇仁义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树马,连用三个“非常”表达自己的激动之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刘树马告诉记者,虽然各村村情有所不同,但很多发展道理是相通的,“下一步,我还要带领村班子成员实地学习,开开眼、壮壮胆,用别人的方法发展我们自己的产业,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
本报记者 刘凤双 杨涌 翟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