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年里的三场座谈会,看总书记这样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3-05-15 11:07: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杜尚泽 杨 旭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时间:5月11日—12日

  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

  这是新时代里,谋篇落子的第一个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

  就像精密仪器的齿轮相互咬合,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通盘谋划、辩证考量、创新破题、精准发力。

  听听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一段话:

  “疏解不是简单搬家,也要以此为契机更新升级”“传统产业在没有新的产业替代、当地的劳动力就业不能得到保障的时候,不能简单地一撤了之。不立不破,先立后破”。

  看得辩证,思得周密,推得稳健。这也是十年来,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第三场事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座谈会。

  向前追溯,2019年1月,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地点就选在因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的北京城市副中心。

  再向前,2014年2月,对京津冀来说,又是一个载入史册的坐标。

  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座谈会,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会议主题鲜明,会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成为国家战略。

  国家战略,攸关国家兴衰,事关国家安危;意味着国家的资源、国家的力量,在这块土地上汇聚。

  知和行

  三场座谈会,看中国的京津冀,看京津冀里的中国。

  回望第一次座谈会的时间窗口。2013年秋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

  转过年来提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何尝不是一场迎难而上的重大改革?动的是利益的奶酪,破的是传统的藩篱;立足的是21.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瞻望的是960多万平方公里的浩荡激流。

  同时,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领航发展。如果以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原点,向前追溯几个月,“一带一路”倡议一石激起千层浪,应者云集;向后过了一年多,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出炉,古老长江迎来新生。

  之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继推出。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就像在古老而广袤的大地上进行拼图,这里一条线,那里一区域,点与线交相辉映。

  从另一个维度去看。2015年10月,距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一年多之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这次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协调,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理念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一次会上谈到发展,就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里的先行和示范,从这一战略实施,到新发展理念形成,正是一个从实践上升到认识的历程。

  从明确思路、制定方案,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多少次到京津冀调查研究,多少次摆上案头,多少次进入会场,多少次审时度势、把脉定向。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第二次座谈会,召开于2019年,新发展理念当时早已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召开前的调研,处处呼应五大理念:

  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去看创新;到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去看绿色;到天津港码头,去看开放;到雄安新区的政务服务中心和天津和平区的一个社区,去看共享。而每一场活动,聚焦的也都是协调,调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落地和推进。

  一路梳理下来,可以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撬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格局,践行着新时代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举一例。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点指向的,正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问和答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也是中国一以贯之的坚持。

  第一次座谈会召开前,京津冀一体化并不是个新鲜事。在那之前,再向前追溯30多年就已有“首都圈”的概念,京津冀区域规划编制也早已启动,但一直未能落地。

  “北京吃不了、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京津冀发展的不均衡、不协调广为人知,但就是痼疾难改。

  破局难,难在利益藩篱,难在行政隔阂,更难在思维定式。

  2014年2月,在召开第一次座谈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看得通透:

  “京津冀发展合作走到今天这样的程度,光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经不行了,光靠简单的来回相互走动已经不灵了,光靠孤立地签订几个协议已经不足了。”

  “来回走动一次,吃一次饭,过去还要喝一次酒,签一个协议,搞一个仪式,然后各干各的,这种浅层次的合作甚至是形式大于内容的合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必须进行顶层设计,用顶层设计指导、引领、推动合作。”

  顶层设计,是抓大事、谋长远之举,是一次深层次的“重构”。

  首先是思维的重构。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次座谈会上反复强调,要“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

  京津冀纷纷自我审视。

  北京说:“我们不能求大而全,忙着自个儿去吸引、集聚”;

  天津说:“在北京和河北之间,要想想我们自己的定位”;

  河北讲:“我们不能光想从京津得到什么,也要想他们需要什么,我们能做什么”。

  规划先行,重构区域定位。

  在第一次座谈会召开后的几年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首个跨省级行政区的京津冀“十三五”规划、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重磅文件相继推出。燕赵大地,蓝图叠加施工图,新路通达新方位。

  京津冀的国家使命是什么?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新型城镇化的探路者、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党中央提出高质量发展之后,京津冀的定位有了新变化: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

  时间到了2023年的第三场座谈,新时代进入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阔步向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座谈会上明确提出新定位:“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这一定位再次标注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从高质量发展到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澎湃着理论的光辉、实践的伟力。

  点和面

  重构,不仅是区域一个“面”的再定位,也是区域内每一个“点”的再出发。

  有的地区重构是小修小补,在京津冀这里,是大刀阔斧。

  比如北京,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其“四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功能之外的,多做减量、少做增量,疏解非首都功能成为一个浩大工程。

  比如定位于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的雄安新区,在一片空地上拔地而起,堪称奇迹。它和北京、天津,构成等边三角形,形成鼎足之势。

  细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这份着眼于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前瞻性规划纲要,全面描绘了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宏伟蓝图。

  区域协调发展,平衡点和面的关系是其中要义。

  “既抓重要问题、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深邃思考中,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中有点”“以点带面”“点面共进”。

  再说雄安新区,它无疑是以点带面的壮阔试验。召开第一次座谈会同年的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总体思路框架》批示指出:“目前京津冀三地发展差距较大,不能搞齐步走、平面推进,也不能继续扩大差距,应从实际出发,选择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通过试点示范带动其他地区发展”。

  6年时间,雄安新区如同相伴成长的千年秀林一般,初具规模、生机勃勃。

  点与点间,也应错位发展、和而不同。此次座谈会上,总书记对北京“新两翼”的思考,句句指向的是融合发展、错位发展: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要处理好同雄安新区的关系”“要处理好同中心城区的关系”“要处理好同周边地区的关系”。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形成北京新的‘两翼’。这是我们城市发展的一种新选择。”恰如围棋中的“做活”之策——构成两眼,盘面皆活。

  如今看两翼,北京城市副中心,2019年以来北京市级机关1.7万人迁到副中心办公;雄安新区,央企在新区设立各类机构140多家。

  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更大盘面观察区域协调发展,也就能在更高的层次理解点和面的联动效应。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在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更强调自主创新。这次的座谈会,总书记寄予京津“双城记”殷殷期望:“要把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结合起来”“提升科技创新增长引擎能力”。

  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而言,“双城”是极其重要的支点,地区生产总值占区域总和近六成。“北京、天津要持续深化对河北的帮扶”,以点带面,最终实现区域内发展水平的相对平衡。

  北京以南,有了雄安,北京以北,支点在哪?习近平总书记思虑已久。

  张家口,借北京冬奥的春风,享誉世界。京张铁路一路向北,撬动的是北京以北和北方一大片地区的发展机遇。

  将镜头投向整个中国,以点带面在更大的版图牵引,彼此交映、连点成面。

  海南,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扬帆起航;深圳,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转型跨越活力更显;上海浦东,担当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新使命;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漫漫征途行而不辍……

  一场场实践思想伟力的壮阔试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车轮加速前行。连点成线、织线为面的中国引力场,“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时和势

  每一次座谈,都沉潜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时与势的思考。十年破题,因时而动,循势而往。

  从第一次座谈到第二次,“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一路走来殊为不易。

  从第二次座谈到第三次,“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稳扎稳打,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作善成”,这些理念思想,深植京畿大地。

  大党,大国,大时代。一边是大国之重、时代之变,一边是举重若轻、从容应变。

  第一次座谈会召开之际,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传统的增长路径变了,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一边调结构、一边稳增长,蹚出一条新旧动能转换新路径。

  到了第二次座谈会召开之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事关全局的根本性变化。

  再到此次座谈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入新征程,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首要任务。

  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更丰富内涵。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它的时代大背景里,还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势必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京津冀就行进在历史之中。

  发展的每一步,都在取舍。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牛鼻子”。“城市功能并非多多益善,而是过犹不及”,减量与转型,是京津冀发展相融的关键一招。

  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

  诚然,减法不易。从算地方账到算总账,转变从来知易行难:单就说一个服装市场,背后联动税收、产值和就业,减下去后又浮上来的问题,谁来管谁来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为三地产业的大挪移解除后顾之忧:“不要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不拿这个作为唯一考核标准,不要怕因为某些产业不留在北京会影响政绩”。

  壮士断腕,会有伤筋动骨的痛,也会有发展巨大惯性,但历史进程不可逆转。

  北京在减,天津和河北也在减。

  “河北要切实抓好压减六千万吨钢、六千万吨水泥、四千万吨燃煤、三千万箱玻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次座谈会上,明确列出了任务单。

  减量发展,腾挪出的是高质量发展的空间。

  这次河北之行,习近平总书记看的都是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所在。一块田——旱碱地麦田,科技赋能粮食安全;一个运煤的港口——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正在绿色低碳发展。

  到了石家庄,深入调研创新发展,一个是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一个是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创新协同、产业协作,在京津冀大地上有着生动实践。

  黄骅港和“一带一路”相衔接。往返穿梭的船舶,既是国内大循环的蓬勃内需,也是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更深度融入世界的大势所趋。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棋局,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子几乎同步,也同“一带一路”倡议相衔接。二者的双向联动,区域协调的经纬越加宏阔,畅通的是国内国际大循环。

  谋和干

  跨越中国,视野如一。

  在上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跟当地干部说了这样一番话:“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上海要更加坚定地在国家战略下思考和行动。上海的发展绝不可能独善其身,上海的发展也绝不可以独‘惠’其身。”

  谋的关键,正是格局视野。

  时间沉淀下“全局”与“一域”的空间辩证。

  区域外,从东北平原到长江沿线,从黄河流域到南海之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宛若星辰,交相辉映。

  区域内,在北京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可以考虑,把北京现有高端制造业的制造环节、其他制造业的整个产业链转移到天津、河北”“北京则集中资源把创新的事业做大做强,创新成果到天津、河北实现孵化和转化”。

  不扔垃圾,不甩包袱,不掰手腕。十年赢得了一个多方共赢的新局面:北京从“大而全”转向“高精尖”,天津强化承接载体建设,“钢铁第一大省”绿色嬗变……“北京疏解、津冀承接,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协作链条日渐清晰。

  时间沉淀下“保持定力”与“只争朝夕”的时间哲学。

  建设,规划先行。规划要慢,“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再开始建设”。有两年时间,雄安几乎未动一砖一瓦。白洋淀畔,要打造的是一个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

  绘蓝图,要保持定力,蓄积的是改变未来的力量。一旦绘就,就要拿出“只争朝夕”的干劲。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这是分秒必争的奋斗;“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是久久为功的定力。时间观,是世界观,也是奋斗观。到了白洋淀,一行遒劲大字扑面而来:“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协同发展的京津冀,恰是创业者的热土。

  每一项国家战略,都在宏阔的时空维度中沉稳演进。每一个新时代的创业者,都在激情燃烧的奋斗之路上奔忙不歇。追风赶月,一刻不停,笃行不怠。无数“快”的星火,集光成芒,照亮国家战略行进的浩瀚征途。

  流年驰隙,山川新颜。

  国家战略的最终落点,仍是群众触手可及的温热。

  三次座谈,跨越十年。时与势在变,但“人民”作为主题词,始终重若千钧。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要体现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关涉公共服务、就业、教育、医疗、生态等方方面面。

  成就有目共睹,比如生态。

  卫星云图“灰锅盖”,华北地下“大漏斗”,昔日生态环境是京津冀的民生之痛。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沿着时间长河溯流而上,第一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先领域”。

  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联合作战,战果斐然:2022年京津冀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较2014年下降超过80%,PM2.5年均浓度下降超过60%。“APEC蓝”再也不是稀缺品。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核心区的最中央,不是高楼林立的商务区,也不是行政办公区,而是规划面积达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这里植树。

  十年树木,棵棵相连终将成林。“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激荡京畿大地,广大干部群众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

  未来在望,大道如砥,行者无疆。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