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副镇长以工作忙为由延迟某村22口山坪塘整治项目验收,导致该项目延期竣工12个月以上;某县级部门科长在财政补助资金申报中未按规定审核,致使某企业因重复申报违规获得补助资金20万元;某镇分管领导明知一人持三家公司资质报名招投标违规,仍将这三家公司提交会议讨论通过……
去年9月以来,重庆市云阳县聚焦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和扶贫项目招投标问题,启动“以案改治理、以案改监管、以案改制度、以案改作风”试点工作,推动形成“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三个责任贯通协同的监督格局。工作启动后,县委、县政府统筹主抓,县纪委监委具体负责,县发改委、县扶贫办、县财政局等11个部门共同参与,把握“案”这一关键,深剖细挖,找准病因。县纪委监委全面梳理2016年以来查处的扶贫领域案件,建立案件库,最终梳理出项目申报粗糙、非必须招标的微小型项目发包程序不规范、产业项目绩效较差、少数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工程等问题64个。
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根本原因是什么?云阳县在多系统、多行业、多镇街村(社)召开扶贫领域“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德、以案说责”警示教育147场次,充分运用身边案、新发案、典型案,把问题说清楚,把道理讲明白,更把背后的根源找出来。
“这些案件,折射出扶贫领域项目招投标和资金监管上存在‘揽权卸责、各自为政、牛栏关猫、不为乱为’等突出问题。”云阳县委副书记、县长覃昌德表示。说问题,是为了推动整改。针对一些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虚报项目、审核把关不严、随意调项等问题,云阳县健全“项目入库责任制”,要求镇街精细谋划项目申报,行业主管部门则负责对入库项目进行审核、指导,从源头上提高工程项目落地及实施的质量和效率。
来到凤鸣现代农业产业园道路拓宽工程现场,一块公示牌很醒目,上面标注了项目名称、代码、实施单位、承建单位、监督单位、实施工期以及村级监察监督员的信息。“实施单位是凤鸣镇,所以我们遇到难题找他们管用。”工地负责人说。
“我们探索建立‘末端支付责任制’,明确要求资金统管、属事管理、归口下达,谁主管、谁监督,谁使用、谁负责。”云阳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胡文军说,“有权必有责,厘清了属地管理和属事责任,就能进一步压实街镇的主体责任和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
项目实施过程如何监管?云阳县建立扶贫项目“一网通”平台,每个项目生成唯一代码,内含所有信息数据职能部门共享共用。点开“一网通”平台,输入凤鸣现代农业产业园道路拓宽工程的身份识别码,项目是否按期推进、是否增加投资、是否及时验收等情况一目了然。“我们通过后台权限,可以对部门、镇街和派驻派出机构填报的信息进行比对核查。”县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刘学东说,纪委监委对发包方式、实施地点、资金拨付异常等8种情形进行分析预警、违规通报和线索查处,让不作为、乱作为无处遁形。
据统计,去年9月至今,云阳县已经实施扶贫项目591个,涉及资金4.56亿元,减少中介费用、节约项目投资1050万元,项目完工率提高26%,资金拨付率提高24%,限额以下工程项目节资率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