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村官南海体验基地首期学员参加驻村体验活动,图为大学生村官访谈高龄90岁的胡阿婆。
近年来,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积极创建“本土化选拔、专业化培养、规范化管理、多元化流动”的大学生村官工作体制机制,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锻造村级组织接班人,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南海区从1999年就开始启动大学生村官工作,按照既熟悉农村又能跳出土地的原则,主要从回乡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培养村“两委”干部。2009年,该区出台《关于规范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制定大学生村官发展规划,明确规定每个村保持配备2名左右大学生后备干部,要求村“两委”干部从他们高中毕业起就定期联系其家庭、帮其解决困难、向其通报本村工作,每年组织他们参加寒暑假访谈并参与村集体活动筹备,物色合适人选回村工作。2012年,该区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将大学生村官选聘纳入区级管理,并根据农村工作新形势的需要扩大选聘范围,招聘了一批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优秀毕业生担任村官。
该区重视大学生村官由入职到任职再到履职的跟踪培育。对新招聘的大学生村官,首先进行封闭式岗前集中培训,让他们尽快熟悉和掌握农村工作的要求和办法,之后分派到区、镇(街道)机关进行3至6个月的锻炼,熟悉机关运作。期间,采取“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外出考察等形式进行强化培训,要求完成“四个一”任务,即独立做一次决策、独立完成一个项目、独立主持一次会议、独立帮办一件实事,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能力。该区还与中国青年报联合共建“全国大学生村官南海体验基地”,采用新型的“基地+岗位”培养模式,承担和推动全国大学生村官支持计划。基地计划每年招收两批约100名村官,以培训、交流和驻村体验等方式,到南海互动学习。广泛的交流促进了南海区大学生村官的成长。
为规范管理增强保障,该区对大学生村官实施“三位一体”管理,即区委组织部履行统筹指导职责,制定工作规划,完善工作机制;镇(街道)履行主管方职责,实行动态管理,强化考评考核;村党组织负责日常管理,安排“两委”干部作为培养人,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同时,实施大学生村官担任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制度、参加“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参加“两委”干部年度述职评议制度以及挂钩联系村民小组、党员群众制度,使他们有更多机会参与决策、服务群众。该区还发文明确大学生村官工资不得低于2500元/月,安排专项资金购买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建立大学生村官年休假制度、心理关爱制度,保障大学生村官的权益,促进他们扎根基层。
南海区实施“好苗子”工程,通过推荐参选“两委”干部、优先招录政府聘员、定向招录公务员等政策,明确大学生村官成长路径,激励大学生村官待得住、干得好。该区规定村“两委”班子至少要配备1名3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将大学生村官纳入政府聘员人才库管理范畴、建立政府聘员与大学生村官双向交流任职机制,鼓励他们报考公务员并专门组织培训。经过不断努力,至今已有382名大学生村官顺利成长为村“两委”干部,58名当选为村党组织书记。近三年来,从大学生村官中择优招录、交流使用了58名政府聘员,11名大学生村官顺利考入公务员队伍,其中4名被公开选拔为镇(街道)领导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