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赫章:后备干部选拔“能者上平者让”
2025-11-11 09:2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李清富 王娇艳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赫章县始终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基础工程,紧扣“强双基”目标,系统谋划并深入实施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通过精准研判“选苗”、严格选拔“汰劣”、多维培育“墩苗”、动态管理“用才”,着力构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梯队结构合理、履职能力突出的村级后备力量队伍,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精准研判,拓宽源头“蓄活水”。坚持需求导向,由县级领导带队,结合“四下基层”与届中分析开展全覆盖调研,围绕优化班子结构目标,精准掌握各村在年龄、学历、能力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建立后备力量需求清单。严格按“三个覆盖”广纳贤才:对现任“两委”成员全覆盖分析,择优提名潜力骨干;对全体党员全覆盖分析,择优提名素质好、意愿强的党员;重点从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返乡人员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目前,全县动态储备村级后备力量1524人,其中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962人。队伍结构显著优化:后备干部全部为高中以上学历,大专以上占79.13%,平均年龄31.48岁,女性比例27.16%,初步形成一支年轻化、高学历、结构优的后备军。

  严格选拔,多重审查“保质量”。明确资格条件,同步建立“负面清单”,划定不得列为后备人选的各类情形,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建立“乡镇(街道)初审+县级联审”机制,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开展初步审核后,报县委组织部牵头,联合纪委监委、公安、信访等部门进行资格联审,坚决把不符合条件人员挡在门外,从源头上确保人选纯洁,杜绝“带病提名”。实施全程监管,将资格审查贯穿培育储备全过程,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对跟踪考察中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实践锻炼;对不符合条件或表现不佳的,第一时间调整出库,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劣者汰”的良性循环机制,确保队伍源头清、活水净。

  多维培育,实战淬炼“强本领”。全面推行“导师制”培养,组织县乡领导、驻村第一书记和乡村干部与后备力量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帮带关系,通过言传身教、案例分析和实践指导,系统传授群众工作方法、治理经验和产业思路,促进政治素养与履职能力同步提升。构建“县级示范培训+乡级普遍轮训”联动机制,县级已举办示范班3期、培训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175人次,乡镇结合实际开展“集中授课+现场教学+案例分析”全覆盖培训。强化实践锻炼,有计划安排后备力量到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等一线岗位跟岗历练。目前,505人已在村担任主任助理等职务,285人正在跟岗锻炼,实现在实战中提升能力、成长成才。

  动态管理,备用结合“激活力”。建立“备用结合”分析研判机制,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定期对后备力量的现实表现、工作实绩、群众口碑和发展潜力开展综合评估,作为动态调整和使用的重要依据。坚持“优先从成熟后备力量中选拔”原则,当村“两委”班子出现空缺时,严格履行程序,及时将培养成熟、表现优异、群众认可的后备干部补充进班子,实现培养与使用的有效衔接。同步实施动态补充机制,根据岗位空缺和结构需求,及时按程序吸纳新的优秀人选入库,确保后备力量队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今年以来,已有88名经过系统培养和实践检验的后备力量进入村“两委”班子,有效优化了班子结构,增强了组织功能。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