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河南省修武县郇封镇大文案村,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往日的宁静。村舍间,路基平整开阔,一条承载着村民期盼的幸福路在此延伸。
村民王大爷充满期待地说:“老房子拆了,障碍清除了,就盼着路快点修好,车能开到家门口,雨天再也不用两脚泥了。”王大爷的期盼背后,是大文案村以“实事清单”撬动高效能治理的生动缩影。
今年,在大文案村的“实事清单”上,排涝河清理、道路修建、机井增设等9件群众的身边事、期盼事被逐一勾画。数字背后是实打实的改变:4条主街和7条背街小巷相继贯通,排涝河两旁700余棵河道林木“安家”新址,3眼新打机井清泉汩汩,连片良田在4次引黄灌溉中重现生机。
路要通,心先齐。面对6座老旧房屋、1座鸡舍阻断道路施工的“硬骨头”,村党支部书记吴领头带头认领“最难户”,带领7名村“两委”干部推行“一户一策”:白天讲政策、算细账,夜晚拉家常、说规划,最终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拆迁和地面附着物清理过程中,49名村民代表和4个专职网格员,统筹做好机械、人工等协调工作,为修路扫清了障碍。在路基建设现场, 75名党员义务出工380人次,累计带动群众出工600余人次,共同完成3900平方路基平整工作,形成“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生动局面。
干群在修路中拧成一股绳,网格员队伍也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在村民林木占地产生纠纷化解中,吴领头带领网格员秦小翠和年轻干部李萌萌,连续三天蹲点了解情况、理出堵点、现场协调,合力促成200余棵树木顺利移栽。当3处支线河道因农户私自开挖导致部分农田被淹,“两委”干部逐户走访安抚群众,第二网格党员突击队连夜抢修,并联动相关部门迅速处置,实现了矛盾不出村。
基层治理的成色,终要由民心检验。大文案村让免费体检走进乡村,配备助听器让6位听障老人重闻乡音,播放公益电影照亮乡村夏夜,真正把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上半年14.3万元村集体收入将全部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吴领头说。如今,新路两旁党员积分公示栏与“网格”责任牌交相辉映,75枚党员徽章照亮的不只是3350人的村庄,更是党群同心、接续奋斗的康庄大道。
通讯员 周芳 杨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