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陇县:贫困户老李过上了“甜蜜生活”
2020-09-09 10:3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马俊杰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现如今,走进陕西陇县东风镇胡家庄村李天福家的院子里,“嗡嗡”的蜜蜂声不绝于耳,20多箱蜜蜂围绕在院落四周,上百只鸡在鸡圈里踱着步子,生机勃勃的农家小院让人油生出一种幸福感。

  “李支书,你今天刚好来了,来尝尝我今年产的蜜,给咱把把关”老李笑呵呵的招呼来家里探访的村支书李培儒。

  “哎呀,老李不错啊,当年村上给你们每家5箱中蜂,现在你都发展到20多箱了,难怪大家都把你当“师傅”,你养蜜蜂真有一套!”李支书笑着向老李竖起了大拇指。

  5箱蜂走上“甜蜜路”

  说起以前,近50岁的老李家是村里有名的“光棍”家庭。由于李天福文化浅,没啥手艺,加之居住的地方交通闭塞,只能在家侍弄庄稼,一年到头也就填饱个肚子。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先后娶得两个媳妇都和老李离了婚,他一人将儿子辛苦拉扯大,又东拉西借给儿子娶了媳妇。但儿媳妇生了孙子后,也熬不住这样的苦光景,外出打工便再无音讯。恓惶的日子,邻居看了也都连连叹气。

  2016年,老李被确定为村里的贫困户,这也成了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为了帮助村里的贫困群众尽快脱贫,村上立足养殖中蜂的自然优势,通过征求群众的意见,积极向上争取扶贫资金,给每户贫困群众买了5箱中蜂,让大家靠养蜂挣点钱,维持家里的日常开销。

  当村上干部帮老李从车上卸下五箱中蜂的时候,他特别的感动,觉得组织这么关心他,并帮他发家致富。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中蜂伺候好,产了蜜、赚了钱,孙子的学费就有了着落。

  苦钻技术的“痴心汉”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由于大家的养蜂技术不过关,管护措施不到位,天气一冷一热,蜜蜂死的死,跑得跑,许多人家的蜜蜂越来越少,老李也只剩下2箱蜜蜂了。

  “那个时候,村上的干部都很着急,群众把蜂养不好,赚不了钱,我们咋向群众交代,也辜负了镇上领导对我们的信任”村支书李培儒说。

  2016年6月,为了尽快把中蜂养殖引向正轨,村上办起了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并邀请到省农科大的专家教授多次为村民讲解中蜂养殖技术。而在其中,听得最津津有味的,就要数李天福了。集体培训后,老李又自己跑到该县八渡镇丰田蜂业合作社现场观摩,经过半个多月学习,他逐渐摸索到了养蜂的诀窍。

  回到家,他把剩余的2箱蜂当成了宝贝,除了吃饭和睡觉,整日围着蜜蜂转。在他的精心管护下,2017年底,他的蜂扩展到了10箱,割了第一次蜜,就卖了3000多元。尝到了养蜂的甜头,这让李天福更坚定了养蜂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热心服务的“土专家”

  “老李,你今天有时间吗?去我家里给我指导一下蜜蜂分群的技术”。这是同村养蜂的老胡遇到困难,专门登门求教李天福来了。

  “没问题,今天刚好有时间,等噶我吃完饭咱就走。”

  三年来,老李从一个养蜂“门外汉”成了“土专家”,“场地怎么选择,蜂箱怎么摆放、怎么进行分群、怎么进行越冬管理”,讲起来头头是道,俨然一副“教授”的派头。

  尝到养蜂甜头的老李,精神头十足,变得越来越勤快,2018年,他利用养蜂挣的钱,买回100多只鸡仔,养在了院子里。由于是家养土鸡,销路非常好,年底光养鸡就收8000多元。同时,他还鼓励儿子放下思想包袱,到外地打工学技术。

  说起现在的生活,老李自己也喜于言表,扳着指头算了一笔账:“20多箱蜜蜂每年收入6000多元,村上各类入股分红每年1500多元,儿子也在深圳饭店打工,一年的收入也有3、4万元。这样的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我打心眼里感谢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走上了好路子,摘掉了穷帽子,老李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孙子能好好读书,争取上个好大学。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