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4年底,日喀则市在岗大学生村官人数有408人,实施创业项目75个,大学生村官创业比例不到20%。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学生村官创业存在农村工作经验不足,适应尚需时日;自身能力不足,思想认识偏差;资金短缺,难以发展项目;缺乏创业指导和资金帮扶,培训机会少,培训不对口等诸多制约因素。
面对问题,为更好地推进大学生村官创业,取得更大的成绩,首先应严格大学生村官“入口关”。在大学生村官考录选聘时,除考虑成绩外,更应考察大学生村官的思想认识,防止到任后思想松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等问题,确保大学生村官整体素质合格过硬,且对农村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要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培养。在培训上,设立专项培训经费,强化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专业培训,增加培训机会,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在大学生村官培养上,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村官成为实用型人才,使其当好基层一线的“八大员”;在制度上、方式上、措施上创新创优,建立健全各种帮扶举措,有关部门全程跟踪帮扶,不仅要提供资金扶持,而且要加强培训、进行指导,把大学生村官带领群众发展创业风险降到最低。
创建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资金。设立区、地、县三级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专项资金,依照“六心”工程项目申报程序,对所报项目的可研报告进行认真把关,并对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效果明显的项目从专项资金中给予相应的扶持,使一些好的创业想法、项目等不再因资金困难半途而废。同时,募集民间资金,成立由民间志愿人士组成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完善和创新管理机制。在大学生村官工作考核、业绩奖励、晋升方向、培训教育等方面,全区应出台具有整体性、可行性、操作性、指导性的统一纲领性文件,以便各级党委、政府进行参考,并整理完善各自的管理考核制度,使得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考核趋于正规化。
选派已有两年或者更长工作经验的公务人员充实村官队伍。从毕业大学生考录大学生村官,直接面临着“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非官非民’,身份角色尴尬;农村工作经验不足,适应尚需时日”等一系列问题。选派有工作经验的公务人员充实村官队伍,将有效避免以上问题,能更好地开展农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