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敖都嘎查一景 (翁牛特旗委组织部供图)
乌兰敖都嘎查位于内蒙古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隶属于科尔沁沙地西缘,汉语意为“红星”。在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畜牧业生产合作社,老一辈共产党人带领牧民群众勇于开拓、担当作为的精神,像一颗红星,照耀着广袤的草原。
记者跟随嘎查党支部书记苏和巴特尔的脚步,来到一处砖瓦平房,没有过多粉饰,乍看并不起眼,“中国第一个畜牧业合作社纪念馆”的门头增添了历史的厚重。屋子里,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乌兰敖都畜牧业生产合作社留下的影像、文件、书信,各种生产工具悉数摆齐。
“这一篇写得很好,可供一切畜牧业合作社参考。”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翁牛特旗建立了十二个畜牧业生产合作社,使牲畜大为发展起来》一文的纸页上,毛泽东留下了这样的亲笔按语。这本书,也在纪念馆展出。
苏和巴特尔介绍,以前牧民们住着崩崩房、吃着救济粮,过着衣食不周的日子。1952年4月,按照党中央指示,翁牛特旗委决定进行畜牧业生产合作化试点,共产党员根登受命领办乌兰敖都畜牧业生产合作社。
拿什么入股?怎么入股?具体怎么分红?入社的牲畜最后算谁的?这是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必须考虑的问题,而且这在全国没有任何先例可循。探索,不仅要穿越沙漠,还要直抵人心。在根登外孙女、乌兰敖都嘎查村民红卫记忆中,姥爷是一个忙得不着家的人。“姥姥经常给姥爷炒玉米,一炒装一兜,放在马背上。就是带着这样的干粮,姥爷挨家挨户去走访。”以根登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带领农牧民以“一切为了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的原则理念,在入股换算、按劳分酬、物质分红等制度建设上进行了勇敢实践。
在纪念馆内,缝纫机、拖拉机等老物件见证了合作社发生的许多标志性大事:相继开办奶粉厂、白酒厂、服装厂、农机修理厂,同时开展了开垦饲料地、养殖、牛车运输等多种经营,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社员满特根老人说:“自从入了合作社,我们把牛羊集中放牧,一起挖井、一起建舍,一起出工、一起干活,分工明确,不但成本低、损耗少,还收成好,人与人之间处得也非常好。”
毛主席的亲笔按语极大地肯定了这颗草原“红星”的探索发展成果与意义,为接下来畜牧业合作化发展留下了星星火种。1958年,周恩来总理给合作社颁发了“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到了1982年,广大牧民社员响应党中央号召,开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乌兰敖都畜牧业生产合作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成为一段光荣的历史。
如今,乌兰敖都的畜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变的是党组织的坚强领导。“由嘎查支部引导,我们少养精养,严格落实禁牧舍饲政策。全嘎查近几年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带动了高效畜牧业的发展。”高效,是苏和巴特尔口中的关键词。高效,依靠科学技术来支撑,嘎查投入95万元建设了畜牧业技术服务站,为牧户提供更精细、更专业、更高效的社会化服务,目前服务人次已达5000人。同时,产业链下游的牛肉干厂和奶食品加工厂也拔地而起,对集体经济发展、村民稳定就业产生了极大促进作用。
2023年,嘎查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260元。街道整齐,庭院清洁,牧民们笑眼盈盈。他们口口相传的,不仅有根登老支书探索创办合作社的故事,还有他带领群众战天斗地的治沙精神。根登买来树苗,种在400多亩的流动沙丘上。第三天夜里,刮起了一场大风,树根全吹出来了。他又买来沙打旺(一种沙地植物),又被大风吹走一半。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想出了网格治沙的方法,用两年时间就把这块流动沙丘治住了。
治沙,是一代接一代的使命。绿色的希望,在阿什罕苏木蔓延,红色的精神,在嘎查干部的身上传递。今年3月,翁牛特旗第15条穿沙公路乌日线开通了,苏和巴特尔每天一早就带着十几个乡亲来到现场压草打障。近年来,当地探索出“开通穿沙公路——进行网格治沙”的沙地治理模式。这个季节,公路两侧的樟子松绿意盎然,沙地治理成效已显现。
穿沙公路解决了牧民出行难的问题。牧民红梅对通路前后的变化感触很深:“原先我们骑马或者是开车,上营子(即村部)一走就一整天,修好这条路以后,想卖牛羊的话,打个电话老客就上门来收了。”
新时代的牧区,治沙用沙一体推进。依托沙地资源,乌兰敖都嘎查党支部流转宝门组15户牧民的沙地,整合各类资金500多万元建设了宝门银沙海生态旅游景区。该项目占地3000亩,2017年开工建设,有蒙古包式餐饮场所17处,旅游商品销售点1处,同时购进了骆驼、马、沙滩摩托车等,还有人工湖1处,植树造林5000亩,护坡1308平方米,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风俗游、草原湖泊观光、沙地越野的格局。自开业以来,年接待市内游客2万余人,实现毛收入1000万元,企业盈利30万元,30多名当地牧民稳定就业。
本报记者 周妍
通讯员 胡日查 腾晓菲 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