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特别策划丨丰收的喜悦 成长的年轮——“丰收代言人”话丰收
2024-09-20 08:59: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编者按:金秋时节,我们即将迎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乡村振兴一线,广大到村任职选调生扎实奋进,在助力各自村庄喜获丰收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拔节生长。从金兰柚品质的提升,到煎饼厂的建立,再到为红色村寻找新商机……选调生们化身“丰收代言人”,讲述村里和自己的丰收故事,为丰收节提供了一个个生动可感的注脚。

  蜜柚丰收我成长

  江西省安福县横龙镇院塘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龙欢

  金秋时节,院塘村漫山遍野的金兰柚压弯了树枝。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两年前我刚到村里时,院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汉泉就向我介绍:“金兰柚是我们村里人发家致富的宝贝。”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全村金兰柚种植户在200余户、种植面积3000多亩,但产出的金兰柚标准不一、口感不一,村民们在种植上完全“凭经验”“凭感觉”,无人引领,缺乏品牌。

  在我的建议下,村“两委”牵头成立东岭金柚合作社并建立合作社党支部,由支部成员带头,组织合作社的191户农户和33户脱贫户,按照统一供苗、统一培训、统一标准、统一农药化肥、统一营销、分户经营的“五统一分”思路进行种植。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起初,合作社“老表们”对我这个毛头小子并不是很信任。我就利用起“娘家”安福县农业农村局的优势,找来了专家,对院塘村土壤、果品、水质进行科学采样分析,给出了土壤改良的配方。我还邀请了江西省农科院资深专家给“老表们”上课,一堂堂实用有料的内容,让大家赞叹:“这些专家不一样,有干货!”趁热打铁,我组建起金兰柚种植技术交流群,把专家和“老表们”都拉进群,有问题就在群里直接交流。

  在专家的帮助下,2023年“老表们”种出的金兰柚糖度提升了,大小都在1.2斤至1.5斤左右,亩产量提高到3000斤。在当年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村里的柚子价格依然坚挺,还不愁销。心存疑虑的“老表”彻底服气,纷纷加入到“五统一分”的经营模式中来。我们还设计出具有独特标识的“东安岭”商品logo,并成功申请富硒产品认证,还与5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今年,院塘村金兰柚销售额已突破1500万元,村级合作社可实现年收益约30万元,还辐射带动周边农户30多人就近就业。

  丰收村建起了煎饼厂

  黑龙江省讷河市长发镇丰收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卢彤

  两年前我大学毕业,从宁静的“象牙塔”来到希望的丰收村,深深扎根、汲取营养、增长才干。大豆是丰收村的传统作物,以前村里的大豆收获后都是卖给收购商,但今年可不一样了。自打煎饼厂建起来,村民的大豆多了一条新销路。这些天,我一有时间就去煎饼厂,煎饼生产的过程让我百看不厌,因为这里有我的汗水和努力。

  今年初,在走村入户时,有几户村民满怀憧憬向我提出了返乡创业的构想。他们远赴山东学习了煎饼制作技艺,渴望在村里选址办厂,以降低投资成本。我与村书记商量,觉得与其新建厂房,不如盘活闲置资源。村委会西侧就有闲置房屋,经过多次实地勘查,各项条件均符合办厂的要求。

  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厂房改造工程迅速启动,并于5月正式落成。与此同时,我和村干部们成了义务宣传员,春耕时专门走访农户,探寻“豆”情,鼓励村民种植大豆。最终,今年全村共种植大豆1.3万多亩,这几天我和村干部走访田间地头,大家都欣然展示种植成果:“今年的黄豆长势好,是个丰收年!”

  一袋袋饱满圆润的大豆流水一样进入煎饼厂,又变成一袋袋煎饼流向城里的超市,让村民们乐得合不拢嘴:“这个厂子办得好!你们为群众办了件实事、好事!”现在,我们共同商讨计划开展线上销售,以线带面全力推进助农直播,将村里的煎饼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大托管”为丰收添成色

  安徽省寿县安丰镇甲贝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梁心怡

  金秋九月,秋风送爽,又是一年丰收时。走在甲贝村,一望无际的稻田不时翻着滚滚金浪,送来醉人稻香。还记得刚到村,看着万亩良田连片收割的壮观景象,我惊讶地说不出话。

  甲贝村党总支书记梁鑫告诉我,甲贝村稻田土壤肥沃,生态环境优良,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但真正让甲贝村突飞猛进的秘诀,是“大托管”模式的运用。“大托管”模式是2019年淮南市在全国首创的以“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引导农户将土地“委托”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再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土地委托给农业生产服务主体生产经营,同时协调生产要素、社会化服务跟进,引入保险托底,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

  小田并大田,2023年,甲贝村粮食总产量达2160万斤,这让我干劲十足。自到村以来,我一直积极参与“大托管”模式优化研讨和实地调研,通过走访村民、与合作社负责人座谈,收集他们的意见。全村现有2家种植专业合作社和8家家庭农场,托管土地面积为4221亩。农民把手里的土地托管后,每亩每年有500元托管费收入,加上每亩140元的粮补、55元的水电费补贴,一亩地有将近700元收入,高于自己种地收入。但是,其他地方的土地托管实践中,也出现了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监管、合同不规范、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我打算继续深入走访,帮助村里把事办得更好,为丰收增添成色。

  接下来,我将与村“两委”干部一起推动托管流程优化,引入优质农业主体,创新分红机制,开发特色农事体验项目,保障村民收益。

  为红色村找到新商机

  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中河头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王敏

  来到中河头村后,我发现这里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农业资源,但缺乏明确的发展思路和致富手段。

  中河头村的皇冠梨、巨峰葡萄又甜又漂亮,但一直卖不上好价钱。我到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拍抖音。从单一的多肉拍摄,到瓜果梨桃齐出镜;从图片堆叠,到视频展示……我的视频越做越好,还原了质朴纯粹的乡村场景。

  开设村书记助农直播间,积极发展直播带货,是我做的第二件事。红光农场公司便是通过直播了解到中河头村,与村里积极开展合作,统一购销中河头村生产的水果,让村民尝到了致富的甜头。“多亏了你们,不然我家这么好的桃得烂一半。”村民王大爷3000多斤甜桃装车运走了,他的笑容让我心里暖暖的。

  中河头村作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打造了一批红色参观点,每天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去年,占地2600平方米的红色教育中心也落成了。从接待来客时我注意到,城里来的人对农家饭似乎都感兴趣。发现了这一点致富的商机,我和村干部积极动员,并向村民发放了征集红色农家院“英雄帖”。后来,村里打造了4个示范红色农家院,带动相关村民户均增收8万余元。

  作为一名初下基层的选调生,之前总想“一口吃个胖子”,干久了才发现基层工作需要沉下心,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花。

  板栗树成了“摇钱树”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峪耳崖镇莲花池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朱家瑞

  秋天的莲花池村,漫山遍野的板栗树上,一个个“小刺球”沉甸甸地挂满枝头。村民们携杆入林开始采摘,忙碌的身影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去年7月,我第一次入村时,就被那一片片繁茂郁葱的栗子树吸引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艳利告诉我,村里共有11万棵板栗树,早些年缺粮的时候,这些栗子是大家活命的口粮。

  村里产栗子,但收益并不稳定。如何让好栗子卖出好价钱,我决定和村里的栗子产业“死磕到底”。我与村“两委”干部商议,利用村里现有资源,聘请专业技术人才到村里进行技术指导、实地培训,改进村民落后的嫁接种植技术,提高板栗产量。与此同时,我们又多次到周边地市取经,探索产品统销型村集体经济模式,通过大成板栗种植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签订收购协议,实现了栗农销路有保障、集体增收有保障、原材质量有保障。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去年莲花池村的板栗销售一空,村民也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与此同时,原本破旧的道路得到修缮,新修的果园路直达栗树园,村里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好。现在,一棵棵板栗树已经成为农户的“摇钱树”,我也逐渐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并得到村民的认可,从村民口中的“那个小孩”,变成了他们的“小朱”“家瑞”。

  在稻田边为老人拍下笑脸

  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公坪镇通溪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欧阳娉

  喜看稻菽千重浪。今年5月,我在村里种了一块地,如今,我们栽种的水稻喜获丰收,已经准备收割。

  去年,我从广东回到湖南,在通溪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里500亩稻田谁来种”,是我这位文学博士到村后面临的第一道考题。我和村干部多次商讨,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寻找思路。说干就干,我们联合周边两个村组建农业生产专业化合作社,购置旋耕机、收割机等设备,培训机耕手,不仅发起“我在芷江(公坪)有亩田”活动,还实施粮食生产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代存、代送“六代”服务。

  全村粮食生产面积显著提升。今年春天,油菜花近10年来首次开满整个山谷。一些农副产品也在我牵头组建的暨南大学博士实践团帮助下,远销沿海地区。看着村里留守老人满心欢喜等待收割,我深刻感悟到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我,也一直在琢磨文化振兴路径。一年来,我收集素材近10万字,挖掘专题村情村史6个,发现这样一个“无人问津”的小山村,竟因同时代的发展得以增添其历史底蕴。

  正值收获季节,劳作的村民们的欢声笑语时常响彻山谷。这几天,我在筹备着村第一届老年人丰收趣味运动会,打算在稻田边为村里每一位老人拍下他们的笑脸。

  秋天不会辜负每一滴汗水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青石山街道西果店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陈哲

  进入9月,秋风送走了阵阵蝉鸣,吹来了丰收的喜悦。这几天,行走在西果店村,我总能遇见忙着去掰玉米、收芝麻的村民。望着他们忙碌又雀跃的身影,我仿佛也看到了在基层耕耘的自己。

  去年盛夏,我带着向上成林的强烈渴望,像一粒“种子”扎根基层沃土。我将镜头当作观察乡村的窗口,借以积聚破土发芽的力量。视频该从哪个角度入手?拍得不好没人看咋办?还记得第一次拿起相机时,我的内心满是忐忑,是干部们的信任将我托起。技术的问题好攻克,可村民的顾虑难打消。我拍摄的第一个视频是宣传“迎重阳同吃登高面”活动,在拍摄时,大娘大爷们直接摇手不让拍。我耐下性子了解他们的顾虑,一一做好解释工作,最终拿出了不错的成品。

  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到傍晚时分炊烟袅袅升起;从村民们勤劳的身影,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我尽力还原真实生动的乡村生活。拍摄得多了,大家对我的称呼从“他是谁”变成“小陈呀”,对拍摄的态度从“让别人来吧”变成“这回给我安排个角色”。与此同时,我也不断提高视频剪辑技术,努力让视频节奏更紧凑、情节更吸引人。这段时间,我们又有了新的尝试,正忙着拍摄MV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

  秋天不会辜负每一滴汗水。村民说今年芝麻收成不错,我很高兴,因为与我有关的那株也是。

  本报记者 周静文 华贤东 林华维 许露露 刘琼 车婧 刘凤双 尹丹丹 整理

责编: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