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访谈|让560名村级后备力量各尽其才 —— 访贵州省岑巩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邰通梅
2025-03-28 09:23: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村级后备力量是村干部队伍的生力军、接班人,其素质的高低和能力的强弱不仅关乎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影响着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成效。提高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建设质量,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关键要在“选育用”上做文章。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贵州省岑巩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邰通梅。

  记者:在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建设方面,岑巩县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邰通梅:近年来,岑巩县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以“四抓四强”为抓手,深入实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由县委书记带头,县级领导带队,组建12个调研组,采取“七个选育”方式,深入摸排培育后备力量560名,确保换届前每个村(社区)至少储备1到2名成熟的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为下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打下坚实基础。

  上一轮换届以来,76名优秀村级后备力量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有34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表现优异、成绩突出,返乡创业大学生郑培坤当选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农村领军人才肖吉发进入了乡镇领导班子,在外务工经商人员伍婷等7人通过事业单位定向招录进入了乡镇工作。

  记者:村级后备力量是村干部队伍的重要储备,在后备力量人选把关上,岑巩县是怎么做的?

  邰通梅:我县坚持精细选苗,严把村级后备力量源头质量。一是拓宽渠道广纳贤良。坚持不拘一格选人才,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等限制,指导各乡镇(街道)通过组织找、群众荐、自己报相结合的方式,从辖区农村领军人才、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发现和培养后备力量。二是严格标准精筛细选。明确年龄45周岁以下、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等选拔标准,对推荐人选进行全方位考察,着重考察政治表现、道德品行、工作能力和群众口碑,确保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出来。三是动态调整优化结构。建立村级后备力量人才库,对入库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对表现优秀、条件成熟、热心村级事业发展的,及时补充到村“两委”班子中;对不符合条件或表现不佳的,及时调整出库,确保始终保持后备力量队伍的不断线、不断档。

  记者:村级后备力量素质的高低和能力的强弱关乎基层治理服务水平,在后备力量能力提升上,岑巩县采取了哪些措施?

  邰通梅:我县坚持精心育苗,着力提升村级后备力量能力。一是以理论武装凝心铸魂。定期举办村级后备力量培训班,邀请农业专家等授课,重点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战略等内容的学习,不断提高后备力量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结对帮带提能。建立县乡村三级结对帮带机制,县委书记、组织部部长和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每人重点结对帮带村级后备力量2名,其他县级领导、县委组织部和乡镇(街道)班子成员结对帮带村级后备力量1名,联系村干部、党支部书记、驻村干部结合实际结对帮带,帮带责任人与帮带对象每半年开展1次谈心谈话,通过手把手教、全方位带,让后备力量在学中干、干中学。三是交流学习拓视野。定期组织村级后备力量到对口帮扶单位、沿海发达先进地区学习,学习借鉴先进的发展理念、工作经验和管理模式,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同时,鼓励后备力量参加各类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目前,全县后备力量参与各类培训学习366人次,参加学历提升52人。

  记者:村级后备力量作用发挥,直接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在促进他们作用发挥上,岑巩县又是怎么做的呢?

  邰通梅:我县坚持精准用苗,促进村级后备力量发挥作用,建档案管理明底数,即以村为单位为每名村级后备力量建立个人档案,详细记录其基本信息,实时更新其学习培训、实践锻炼、考核评价等情况,全面掌握后备力量的成长轨迹和发展动态,为科学管理和使用提供依据。同时,建机制考核促提升,统筹指导各乡镇(街道)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力量考核评价机制,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评价,对考核不合格的进行谈话提醒或调整出库。此外,建平台使用强动力,增设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助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职业经理人等岗位,为村级后备力量搭建平台,对表现突出、群众公认的,按程序选拔进村“两委”班子任职,提供晋升渠道和发展空间,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报记者 周静文

  通讯员 杨云 实习生 潘子怡

责编:施羽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