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作为一名选调生,我来到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永安镇永德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一职。任职以来,我去到田间地头、也去到村民家中;我见到成片的秧苗,也见到初生的牛犊;从小生活在城市的我第一次来到乡村,心境也渐渐发生了转变:从最初的胆怯慌乱,到适应习惯,再到如今的坦荡、欣然。试问基层好不好,道是:此心安处是吾乡。
俯身田间地头,厚植土地情怀
“林外声声啼布谷,青郊应及试春耕。”春耕时节,田地里的稻苗刚及脚踝,嫩嫩的、绿绿的,与远处的蓝天白云构成一幅靓丽惬意的田园风光。然而,一阵阵争吵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原来,是村里的李老汉与徐大妈因土地的归属问题产生了纠纷。两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让谁,引来不少村民驻足围观。听到消息,我和村书记赶忙将二人请到村部坐定,又请来镇司法所所长、政法委员进行专业调解。经查看二人的土地确权证,请社长找出土地承包合同,查出承包土地时的测量坐标点,再请镇林业站、县国土局等有关部门使用专业工具进行坐标点测量……通过若干部门和人员的协调参与,二人的土地归属权终于水落石出。
回去的路上,我向村书记问道:“两人争来吵去,仅仅为了这几十公分宽的一垄地,真的值得这样大动干戈吗?”村书记听罢,神情严肃地说道:“你这城里来的娃娃,不懂得土地的珍贵哩!不要小瞧这一垄地,土地是农民增收的保障、基础,村民全靠土地收成过日子!更何况,今天你占一垄地,明天他占一垄地,又有何公平可言?为群众办事,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不正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吗?”
是啊,土地就是农民的钱袋子、命根子。他们对土地心怀忠诚和敬畏,他们坚信用汗水和勤劳可以耕耘出硕果。这一次有关土地纠纷的调解,也让我感触良多,获益匪浅。
扎实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
驻村以后的一次入户调查,我了解到村中白大爷的家庭情况。他个子不高,头发花白,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痕迹。“我老伴走得早,这些年全靠我一人种地把儿子养大成人。本以为把孩子拉扯大就能松一口气了,没想到,儿子又患了脑囊肿。我领着儿子跑了不少医院,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都花光了,可人还是没留住……我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啊,”白大爷长叹了一口气,双眼无神地盯着地面。听到这里,我的心像被大石头压住了,眼睛也涩涩的,为白大爷的人生遭遇感到悲痛。我本想说些什么安慰他,可苍白的语言在沉痛的事实面前是如此得无力,我决定以实际行动帮助白大爷。
白大爷无妻无子,年龄在60岁以上,又没有收入来源,通过咨询有关部门、查阅相关政策,我发现白大爷符合五保户的条件。于是,我向白大爷介绍政策,协助他准备申请材料。平日里,我常去看望白大爷,帮他打扫庭院、聊聊天、讲讲村里的新鲜事。渐渐地,白大爷从丧子之痛中振作起来,决定找份活计,让自己忙起来,把日子过起来。
作为一名选调生下村任职以来,丰富多彩的基层生活为我的人生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定将用我全部力量和热情,为基层建设添砖加瓦,
脚踏实地,不负青春,不负人民。(作者为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永安镇永德村 翟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