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于家台村蔬菜大棚里采摘西红柿。
“举行七一晚会、篮球联赛、秧歌广场舞展演系列党庆活动并全面启动招商项目……请党员举手审议表决,没有反对意见,请村民代表举手表决。”
这是5月18日,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潘家堡镇于家台村举行的2021年第二次党员、村民代表大会上,由村党总支书记佟亮提出14个决议案,请村里的党员、村民代表进行表决的场景。
村民代表张连兴在微信群里收到开会的通知,早早就来到会场,他告诉记者:“村里的大事小情现在都公开透明,这几年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村容村貌有了很大变化,老百姓越来越认可村‘两委’班子。”
五年来,记者见证了于家台村从软弱涣散村到全国文明村的蜕变。以村总党支书记佟亮为核心的村“两委”班子开拓进取,不断奋斗,在最艰难的日子里筚路蓝缕,迎山开路,遇水架桥,推平全村债务,整治村屯环境,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全村百姓谋幸福,为村庄建设谋复兴,打造了一张沈阳基层党建的品牌,扛起了全国文明村的招牌。
算好“节约账”百姓认可新班子
佟亮刚到村里上任,就接到了让村里催缴电费与电话费的通知。当时村里的现状是一穷二白,有几百万元的外债。要改变现状,佟亮新官上任烧了三把火。
“在村里当家就要当自家小日子过,要清理不必要的负担。”佟亮说。为节省开支,村“两委”取消了群众意见较大的村聘岗位,一年能省下12万元。佟亮还将村“两委”班子成员全部集中在一间办公室里办公,停用了村部里空调和办公座机。后来连续几年村集体都没有任何用工、办公经费、电话费支出。
当时,为解决路旁垃圾成山、养殖户门前污水成河的状况,村“两委”班子成员开始义务劳动,不要工资、不计报酬,并发动党员、积极分子、街长、群众一起参加义务劳动。在清理垃圾、整治环境、服务群众的工作中,党员干在实处,村民看在眼里。经过两年的持续努力,环境好了、美了,百姓的心气也顺了。村党组织凝聚力开始不断增强,全村百姓更加团结。
在佟亮的带领下,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大力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创建“于家台红色教育基地”“共产党员示范岗”“党员首问接待站”“党性增值银行”,不断强化“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意识,积极营造“组织引领推动、党员示范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村党组织成了全村发展的“顶梁柱”和群众最坚强有力的“主心骨”。
2017年至2019年,于家台村三次在全省村支部书记培训班交流乡村治理经验;2018年代表辽宁到浙江参加中组部组织的培训班并交流乡村治理经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村支部组织义务献血,200余名村民踊跃报名,3台采血车同时进村采血,共献血23400毫升;动员组织300人义务值班队伍,组建“巾帼岗”和“先锋岗”卡点指挥部并设立临时党支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算好“增长账”做强产业壮集体
面对村里数目惊人的外债,于家台村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把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积极探索农民增收新途径,着力夯实乡村治理的物质基础。
村“两委”对村债务进行重新审核认定,核销无效债务近百万元;与债权人谈判,为集体减免债务近百万元;全面清理集体资产,对清理出的1000亩河滩地和600亩鱼塘进行重新竞价发包,为村集体增收近四百万元。
“村集体收入增长还要靠创收,得开办自己的公司。我们决定成立公司,将公司赢得的30%无偿交给村集体。”佟亮向记者介绍说。
2019年,在于家台村党支部带领下,村里的82名青年共同筹资创业,成立沈阳市于台印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公司开展便民浴池、食品加工、民生供应站、便民服务中心、为民水站、光伏发电、无土栽培等农事项目。当时在沈阳兴业的村民陈连勇,为村“两委”班子的创业热情所感动,个人投了5万元的资金支持创业。
2020年,村里又投资400万元兴建了一个占地150亩,32栋暖棚的现代化庄园,示范带动群众发展蟠桃、草莓、有机蔬菜等特色产业;建成温室大棚3000余亩;引进大型现代化肉猪养殖场2家,投资2000万元。于家台村摇身一变成为电商村,与“网红”合作推广农产品,培养“农民网红”,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分享增值收益。
产业做大了,于家台村从一个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2016年以来,于家台村集体资源实现了收益最大化,一举结清了400万元债务,甩掉了“包袱”,还有了结余。截至2020年底,村集体账户余额86.1万元。更为可贵的是,村集体控股30%的沈阳市于台印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累计盈利已突破100万元,实现了村集体资产的稳定增收。与此同时,于家台村利用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机会,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对接于台印象,并轨运行,鼓励和引导村集体成员以不同形式入股,实现了资产、资源、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让农民真正成为了村集体资产的主人。
如今,于家台村村民户均一个大棚,年轻人基本上都开上了私家车,全村人均年收入达2.2万元,高于全市农民人均收入21%。
算好“民生账”乡村善治促振兴
2016年以前,于家台村是令上级头疼的问题村、落后村,村民人心涣散。为了改变村内环境、凝聚民心,村“两委”成员主动走进群众家中,倾听群众心声,积极解决群众的烦心事。
“我们村里的棚户较多,佟亮每年都召集棚户在我家召开座谈会,与我们商议品种、种植、销售、安全等问题,还就如何将西红柿产业做大做强征求我们的意见。”张连兴说。
于家台村“两委”班子成员分片分街,到老百姓的炕头上、院子里召开座谈会,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事聊起,拉家常、提建议。如关于河滩地、鱼塘竞价发包等问题,无论党员还是群众,无论赞成的还是反对的,谁想参加就参加,谁家的面积大就在谁家开,摆事实、讲道理,直至达成共识。截至目前,全村已先后举行村民座谈会200余场。
过去全村有110户低保户,收入较低生活困难,村党支部帮助低保户就业提高收入,不到两年时间,就只剩10户实在没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另外,村里通过爱心人士的捐款,成立了“野衡乡村振兴爱心基金”,对贫困户进行帮扶,同时向每个升入高中和大学的孩子发放奖学金,让村民感受到了温暖。
于家台从一个脏乱村变成了美丽村,老百姓的心气理顺了。目前,于家台村内所有街路实现100%硬化,所有农田路、设施农业区道路实现100%硬化。同时,村里还率先安装60路监控探头,实现了主要路口监控的全覆盖,提升了村民安全感。
辽中区委副书记王洪超向记者介绍,于家台村是辽中区乡村振兴的突出样板,辽中区在去年专门组织开展了于家台村先进经验交流会。未来,辽中区将以“逐村观摩、整镇推进”的方式,将其经验在全区复制和推广,相信在辽中的大地上会涌现出更多更好的乡村振兴样板。
在乡村振兴的洪潮中,于家台村把握住了历史机遇,用五年时间实现涅槃重生。“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于家台村的奋斗故事还将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