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乡镇打造成乡村的经济中心、服务中心、文化中心、治理中心和党建中心,近日,福建省泉州市出台《乡村振兴整镇推进的指导意见》,以“整镇推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探索具有泉州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按照“强镇引领、以镇带村、连村成线、村兴民富”的思路,到2022年底,泉州市将培育21个不同类型的“整镇推进”“五好”示范乡镇;2023年起,各县每年按乡镇总量的15%比例推广培育;到2025年,全市60%以上乡镇达到“整镇推进”评价要求;至2030年,全市所有乡镇达到“整镇推进”发展水平,与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相衔接。
“整镇推进”着力拓展“一中心”,坚持对标“三全”原则。“把乡镇建设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推动镇村功能互补、融合发展。坚持做到全镇域统筹,镇村项目一体设计、一并推进,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做到全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和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致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振兴工作格局;做到全方位振兴,全面落实乡村振兴“20字”的总要求,推动落实“五大振兴”。打造4个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0亿元的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
明确“三类型”,差异培育“五好”乡镇。结合各乡镇的经济、文化及地理条件,把全市133个乡镇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城乡融合型31个、工贸带动型41个、农业生态型61个。围绕富民产业发展好、乡村建设提升好、乡村文化传承好、治理能力建设好、党建统领发挥好,差异化制定“整镇推进”“五好”乡镇发展评价体系,提出68项共性指标和60项差异指标。在裸房整治率方面,城乡融合型达到95%以上,工贸带动型达到90%以上,农业生态型达到85%以上,打造一批具有闽南特色的街区、民居集群。
聚焦“五抓手”,系统推进“五大”工程。紧盯重点和短板,分阶段培育试点乡镇,累进制推动村村晋档,抱团式壮大集体经济,片区化推进风貌管控,创新性探索建设模式等五大抓手。以2022年和2025年为重要节点,策划形成强镇引领“678”示范工程、以镇带村“123”升级工程、村兴民富“251”增收工程、裸房整治“133”清零工程、共建共享“1+3”结对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参照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规模指引,分别逐级晋档到1.0版、2.0版、3.0版,各乡镇50%以上村达到2.0版,全市所有村实现1.0版全覆盖。
突出“三强化”,落实落细“六项”举措。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强化责任落实、强化要素保障、强化实绩考核。市级财政整合10亿元涉农资金,其中3亿元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切块用于“整镇推进”。通过现场推动、政策倾斜、组团驻镇、以奖代补、盘活用地、典型带动六项举措,推动组织、政策、人才、资金、用地、宣传等各类资源落地见效。通过抱团式壮大集体经济,预计到2025年,全市约2000个村中,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达到30%以上,100万元以上村达到300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