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连干部打扫积雪。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访惠聚”驻连(村)工作队扎实推进美丽连队建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奋力推动乡村振兴。
“加入养殖合作社后,上个月兔子收入6000多元,日子越过越红火。”51团6连群众阿不都色米·吐送高兴地说。兵团发改委驻第三师51团6连工作队积极引导群众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特色养殖、红枣加工、商品物流等产业,形成了“党支部引领、工作队帮带、合作社带动、党员示范、能人带头、群众参与”模式,促进乡村全面振兴。6连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石国强说:“驻连以来,我们引进了唐城牧歌羊肉精分割厂、纯净水厂、唐锦工坊、新发电力组装厂等,打造文化产业示范园、幸福连队示范街、农业产业示范园,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兵团教育局驻第三师44团11连工作队引导职工成立合作社,以“企业+合作社+种植户”模式,建立新疆戈壁美农电商基地,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红枣、蜂蜜、核桃、无花果等农产品,社员年均收入4万元。
兵团各驻连(村)工作队通过建设高标准产业示范园、成立合作社、发展电商、引进家庭工坊,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化、规模化经营。2021年,累计发展引进中小微企业和“十小”商户1311个,成立专业合作社476个,成立家庭农场206个。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石河子大学向所驻第三师44团、51团派出棉花新品种高效栽培服务团和人畜共患病防控服务团,开展农业科技巡回服务活动,先后组织开展棉花新品种种植推广、高效栽培、害虫防控和牲畜养殖、疫病防控等技术培训,培训连队技术骨干132人。“我用学到的技术,帮助了更多职工群众。”第三师44团“土专家”高照红说。
石河子大学驻第三师51团12连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张文举介绍,“学校组建了多支农业科技巡回服务队、科技特派员服务队,带动培育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让乡土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2021年,兵团各工作队开展纺织、机械维修、农业科技等各类专业技能培训2355期、培训职工群众12.4万人次,培养创业致富带头人1908人。
“现在连队环境越来越美了,新修了健身广场、文化活动室。”第十三师新星市红山农场8连退休职工霍加别里根·阿吉汉深有感触地说。
第十三师新星市驻红山农场8连工作队和连队“两委”用好用活惠民、兴边富民及人居环境改造等项目资金3266万元,改造住房123户,建设庭院围栏6.9公里,种植树木1500余棵,铺设柏油路4.2公里,新建养殖棚圈96座。同时,新建文化广场、水冲式厕所和医务室,彻底改变了乡村面貌。8连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尹明增说:“通过大力改善人居环境,让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据统计,兵团各“访惠聚”工作队共修建职工群众休闲广场和文化长廊71个,建设党史馆、连史馆54座,文化大院186个。各地还建立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成立人居环境卫生监督小组,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如今,在南北疆团场连队,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