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日,大年初二,北京冬奥会开幕前两天,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头戴一顶可爱的虎头帽,在社交媒体向大家拜年的视频刷屏朋友圈。远在陕西省千阳县的金达莱刺绣合作社理事长王海燕,一眼就认出那顶虎头帽出自千阳绣娘之手,她预感“这个款要爆”。
果然,随着冬奥会的开幕,谷爱凌一路摘金夺银名声大噪,“谷爱凌同款”虎头帽在各大网购平台销量节节攀升。金达莱刺绣合作社的绣娘们十指翻飞,忙得飞起。时隔一年半,王海燕仍记忆犹新,“光我们合作社就卖了将近3万顶,全县加起来卖了6万多顶,绣娘们加班加点,最火的时候买家要等近1个月时间才有货。”
虎头帽的“爆单”不是偶然。千阳县是“西秦刺绣”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地,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刺绣之乡”。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古老的西秦刺绣近年来大放异彩,一根小小的绣花针带动1.3万余名像王海燕这样的“千阳绣娘”就地就近灵活就业,成了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瑰宝。
从自学手艺、艰难创业到成为产业带头人,王海燕个人的成长史,折射了千阳县刺绣产业的发展史。
2009年,基于故乡有手工刺绣的传统,加上自己的电脑绣花技术,王海燕和丈夫创办了金达莱刺绣专业合作社。在一间40平方米的厂房内,王海燕靠一台绣花机生产当地民间刺绣工艺品,如虎头帽、虎头鞋等。为打开销路,她到处参加培训,潜心研究传统刺绣图案并加以创新,绣品既有民俗之美,又兼具实用价值。
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出适应现代审美的新产品,正是西秦刺绣抓住新机遇焕发新生机的“法宝”。而千阳绣娘们的巧思与创作激情,得益于千阳县委、县政府坚持开发保护、传承转化、融合发展的思路。“我们把刺绣产业的用工重心锁定在镇、村留守妇女群体,采取传承人手把手教、工艺大师‘带徒传’提技能、产业培训项目化促规模、学做结合效益化增收益等方式传艺带徒,让乡村剩余劳动力由体力型劳动向技能型劳动转变。”千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杰表示,这一举措大大促进了西秦刺绣的发展,也夯实了传承的土壤。
据了解,该县组织省级工艺大师立足村内刺绣产业合作社,带动妇女边学边干边计酬,同时将刺绣技能培训纳入再就业培训等项目之中。截至目前已组织全县刺绣从业人员开展文化创意、电商经营、营销理念、销售知识等培训100多期,培训人员6000多人次。
7月27日,在千阳县刺绣产业园内,50多名参加“2023年苏陕协作项目暨西秦刺绣千阳县第一期手工艺品培训班”的妇女们,正聚精会神地学习刺绣手艺,“下针要稳,针脚要匀。”担任师傅的王海燕不时俯身指点。
作为刺绣合作社带头人、技术骨干,传帮带是王海燕一直以来坚持做的事。“我们合作社先后与45户困难、残疾妇女签订帮扶协议,为她们量身定制帮扶措施,优先提供就业岗位。对于没有刺绣基础的妇女,免费提供‘一对一’培训。有些绣娘要照顾孩子,我们就按件计费,她们可以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和地点。”王海燕说。
刺绣产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已经成为群众致富的重要支柱、建设和美乡村的有力抓手。今年49岁的张丽霞在合作社工作快10年了。刚开始,张丽霞的家人并不支持,现在,掌握电动缝纫机操作技术后,年收入稳定在2万元以上,“多亏这份工作,孩子上学、日常开支都有了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绣娘+农户”的发展模式,正是西秦刺绣产业规模快速壮大的关键。目前,全县成立刺绣合作社21个,省市级非遗工坊6家,传习所7个,发展刺绣专业村11个,带动就业1.3万人。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乡村振兴局共同组织评选的“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公布,千阳县的“西秦刺绣:巧手绣出乡村幸福生活”成功入选。
“非遗+”带给西秦刺绣更多可能。千阳刺绣虎头枕融入邮票面向全国发行、西秦刺绣香包节展销活动持续举办……“接下来,千阳将大力发展‘非遗+旅游’‘非遗+乡村振兴’,切实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同时,借助农家乐、民宿、乡村生态旅游等平台,鼓励研发团队开发刺绣文创产品、开发旅游刺绣体验项目,进一步提升西秦刺绣在群众增收和乡村振兴中的造血功能。”李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