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变,烙在母亲记忆深处(10月7日)
2020-02-14 16:1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云南省云龙县白石镇云顶村副书记 杨宝欣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2019年10月7日

  编者按 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本报开设“礼赞70年 晒照片讲故事”专栏,面向广大乡村干部征集有故事、有温度的照片,和万千读者共同见证衣、食、住、行以及教育、医疗等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用一张张浓缩着时代印记的照片,礼赞新中国70华诞! 

  

 

  

上世纪八十年代, 杨宝欣母亲(左三)在永香小学和同事合影 

  

 

  我的母亲是云南大山里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英语教师,有着32年教龄,从山村小学到乡村中学,再到县职中,母亲是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见证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母亲在大理州云龙县永香小学教书,这是一所山村小学。那个年代,孩子上学要翻山越岭走几个小时山路,多数孩子要自带柴米油盐和粮食,周末才能回家。母亲既要教书,还要照顾年幼的学生,但她从不叫苦喊累。最让她难过的是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因为总有三五个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

  母亲至今记得,1987年秋学期开学那天,有个叫杨德成的学生没来,一周后,杨德成的母亲来到学校,从兜里掏出了一叠脏兮兮的钞票,校长和母亲数了一下,一共50块。校长犯难了:“你家三个孩子读书,50块学费不够呀!”听到这话,这位母亲当场就朝校长跪了下来,失声痛哭,原来这50块钱已经是他们家的全部了。“我把家里生蛋的鸡都卖掉了,就想让几个娃娃能读书。学费能不能先欠着,不用给他们发课本,站着听也行,这钱以后慢慢还!”大人哭,三个孩子也跟着哭。这时校长摸了摸口袋,开口说:“我这有10块,学校再补助10块,加起来能抵一个娃娃的学费。其他两个娃娃的学费先欠着,你有钱再还!”校长想了想又说:“上学还要吃住的呀,再给你10块,给娃娃们买点粮食。”校长也有一大家子要养,20块钱掏得不容易。最终,在校长、母亲和其他老师的帮助下,杨德成兄弟仨都顺利读完了小学。后来有一个还考上了大学。

 

 

上世纪九十年代,杨宝欣母亲在长新中学抱着杨宝欣合影

 

  1993年,母亲被调到长新中学教书。条件依旧很艰苦,但比起山村小学来有了很大改观。学校给每个班级分配了一个厨房。说是厨房,其实就是几块石头搭的“灶台”。每天中午、傍晚,学生们都要排队生火、做饭。为了节省粮食,大家都不吃早饭,中晚饭主食多是玉米粉和小麦粉,很少吃米饭。生火用的干柴,是学生课余时间上山捡来的。

  1995年,学校条件大幅改善,建起了大食堂,还请了一位专职做饭的师傅。每个孩子每周交15元伙食费,就可以吃上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彻底告别了既要读书又要自己弄饭的日子。

  再后来,教室里亮起了电灯,学生点煤油灯上自习成了历史。

 

 

进入新时代, 杨宝欣母亲在县城职中现代化的教室里讲课

 

  2001年,母亲再次调整工作,来到云龙县职业技术中学任教。刚开始,学校连大门都没有,操场很破旧,教学设备跟不上。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学校由原来仅有一栋教学、住宿合一的楼房,变成了功能划分合理的四栋楼:综合楼、教学楼、实验楼和宿舍楼。

  从过去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打天下”,到如今PPT制作等新手段层出不穷,母亲告诉我说,教学设备的跟进,让教学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在山村里,她给孩子们讲英文单词“Fruit Salad”(水果沙拉),不管怎么比划,怎么在黑板上画图,那些孩子始终没办法理解“沙拉是什么”,甚至没见过那些热带水果。如今,教室里都装上了投影仪,传统的黑板被赋予科技元素,母亲也学会了制作电子课件,“有声有形有视频,学生能更直观地掌握知识,开阔眼界!”

 

 

2019年10月, 杨宝欣母亲在县职业技术中学操场留影

 

  再过两年,母亲就要退休,离开站了30多年的三尺讲台。她很不舍地对我说,要好好抓住最后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光,努力帮孩子们打开看世界的大门,让他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云南省云龙县白石镇云顶村副书记 杨宝欣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