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黑木耳:生态产品科技范儿
2019-01-16 09:24:0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刘硕颖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木耳今天早上一摆上来就很多顾客过来询问”,负责现场展示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也带了不少过来,为了展台布置,但是现在都卖光了!”在第16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现场,吉林省汪清县黑木耳的展位吸引了许多经销商及顾客的驻足。

  产品有特色,产业有优势

  不只是在农交会的现场,黑木耳一直是汪清县的骄傲。作为中国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汪清县黑木耳既具有特色,又富有优势。“我们的特色之所在主要是我们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汪清县地处长白山麓,平均海拔806米,四季分明,为木耳的生长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汪清县县长元国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县地貌‘八山一水一草,半草半田’,80%的面积是山区,10%是水系,5%是耕地,5%是草地,加上我们森林覆盖率高,有充足的资源支撑黑木耳产业。”“汪清黑木耳”有详细的技术规程和地方标准,结合严格的质量管控和独特的气候特点,汪清黑木耳较其他地区的木耳质量更好、胶质含量更高、口感更佳。

  在产业方面,汪清率先采用液体菌生产菌包技术,每个生产基地都设有专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基地内农户数从几十户到几百户不等,栽培规模少则几万袋,多则几十万袋,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模式。并通过与科研单位的联合,全县在农业技术、食用菌食品加工、质量控制和食用菌高端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了10余项科技成果转换。有富硒木耳、黑木耳提纯胶囊片剂、木耳超微粉、木耳饮料等。2017年,市场黑木耳交易量1.8万吨,实现交易8亿元人民币,单日最高交易额达2000万元。

  工艺讲创新,扶贫有奔头

  汪清县地处茫茫长白林海之中,自古就出产野生黑木耳,由于过度采摘,野生资源逐步走向灭绝,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探索新的黑木耳栽培模式。“汪清黑木耳发展共有三个重要节点,一是1976年引进木耳菌实行木段栽培;二是1997年开始袋料栽培技术;三是2005年实行的单片黑木耳生产技术;时至今日已发展为“小孔出耳”+“棚架晾晒”的生产工艺。”汪清县农业局局长金元哲对记者说。在创新工艺的同时,汪清县黑木耳2016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017年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创建单位”、同年被国家9部委联合认定为全国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8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

  从2017年建立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至今,汪清县的特优区建设历程已近一年,木耳产业作为县支柱产业,在当地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汪清县农业局局长金元哲在采访中说:“汪清县委县政府对这项产业非常重视,在顶层设计上做了一个高标准的谋划,为产业发展定好了方向,我们县是省定的两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为了实现农民脱贫致富,政府累计投入到木耳产业里的资金就2亿多元,非常利于木耳产业的发展。”在政府资金支持的背景下,汪清县的木耳企业也积极配合,“在我们的严格要求下,企业在前端的菌包生产中已经基本实现了标准化生产、标准化厂房建设,并拥有了标准化的生产技术。”

  2017年全县贫困人口依托黑木耳受益8350户14300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81%;2017年,县政府又投入扶贫资金3317万元(占全县扶贫资金总投入的30%),新建16个日产3万袋以上标准化菌包厂,年增加产量5470万袋,带动5550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500元,黑木耳产业已遍布全县9个乡(镇)160余个村屯,成为汪清县五大扶贫产业(种植、畜牧、光伏、旅游、食用菌)的支柱产业,为农民脱贫致富、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奠定了良好基础。

  政府重培育,推介有底气

  汪清县黑木耳的采摘与种植历史悠久,在没有人工栽培之前,老一辈的汪清人民就去山上采摘自然生长的黑木耳。元国介绍,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汪清县开始尝试着黑木耳的人工栽培,到现在已经有了40多年的栽培经验,到现在慢慢实现了黑木耳的产业化、规模化。“这些都是我们县黑木耳的优势所在,也正是这样的特色和优势,加上国家的扶持,我们县黑木耳的产业地位非常高,一个是规模大,2017年我县黑木耳栽培量为6.5亿,产值是高达34亿,菌包供给能力10亿袋;另一个是生产面大,在我们汪清200个行政村中,116个村生产黑木耳,从事黑木耳产业的农民4万多,占全县农民的一半。”在政府支持,企业配合的大背景下,汪清县黑木耳不断推进品牌建设和产品宣传。通过参与农博会、农交会等活动,加上自行策划专场推介,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对汪清黑木耳进行全方位的宣传。2018年汪清县参加了中央六套的脱贫攻坚战星光行动,由影视明星专门为汪清黑木耳进行免费代言。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