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基层一线干事创业平台 让回乡之路越走越宽
2019-07-03 09:20:00  来源:人民日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核心阅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要求搭建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干事创业平台。

  近年来,一些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求贤若渴,如何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人才引进以后,如何为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近日,记者来到西藏、四川、山东等地进行采访。

  

  立足特色优势产业

  90后大学生邓小燕以合作社模式,回乡打造稻米品牌,带动种植户364户致富

  “跳出农门又回农门,能创出一番名堂吗?”

  2015年,在广东工作的90后大学生邓小燕返回家乡——四川广元剑阁县东宝镇西阳村时,心里还有些忐忑。但一想起东宝镇党委书记王清平的承诺,又踏实了不少。

  “县里每年都在返乡创业的配套上投入上千万元,有专门的返乡创业专项基金和贷款担保基金,你若能回来,只管放开手脚干。”剑阁县是贫困县,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缺少致富带头人。王清平情急之中,挨个联系本镇在外务工的大学毕业生。

  在广东从事农村污水处理的邓小燕便是其中一位。“咱们东宝镇碧水蓝天,但如果没有你们这些文化人引路,啥时候能富?”王清平一番苦劝,终于让邓小燕动了心。

  刚回村不久,邓小燕望着一亩亩金黄的稻田,想出了点子。她立马发动村民尝试用省农科院选育的水稻良种,没想到却碰了一鼻子灰,“女娃娃不懂农活,还想指挥我们种地?”村民们的质疑,让邓小燕打起了退堂鼓,加上资金困难,她考虑继续回广东打工。

  眼看好不容易请回的年轻人要走,镇上一边为她协调贷款担保基金,争取了20万元的无息担保,一边发动镇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一些村民总算同意小面积尝试——2016年,全村初次试种了100亩良种水稻。

  选地,选种,育秧……“幸亏县里有送农技下乡活动,县农业局的专家在田里教学,我就现学现卖。”邓小燕从零学起,学会后,再通过农民夜校传授给村民们。

  当年秋天,村里的新米总算如期上市了。“每公斤卖到了12元,品相好的能卖到30多元!”尝到甜头的邓小燕注册了“东宝贡米”商标,很多村民也主动要求参与进来。

  为让引来的人才留得住,剑阁县出台人才引进办法,提高待遇,并提供优惠政策。县里金融机构扩大了对邓小燕的贷款规模,帮助她以合作社的模式统一生产,使“东宝贡米”种植规模扩大到1000余亩,带动种植户364户,其中68户是贫困户。

  “我们计划在成都开设50家‘城市打米坊’,让城里人体验现场打谷、碾米的过程。”邓小燕告诉记者,最近,县里鼓励创业的一笔贴息贷款到位了,她计划利用村里的生态优势,建设4平方公里的山水景观,让游客既可以湖中荡舟,又能观赏千亩贡米梯田,领略农耕文化之美。

  依托本地自然资源

  于景堂带着自己培育的玫瑰品种回到家乡,与老乡建起玫瑰谷,发展旅游业

  人才,是薄刚最常挂在嘴边的两个字。

  自从2015年到山东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担任副书记,随后升任镇长、镇委书记,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薄刚有着越来越深的体会。

  皇城镇是个农业大镇,财政并不宽裕,百姓大多以种植大棚蔬菜为生。为了引入更多产业项目,薄刚一直在东奔西走。

  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不止这些。有的“软弱涣散村”缺少合格的带头人,发展缓慢。有的村常年“脏乱差”,镇上想扶持,却又无处下手。

  “引入能干事的人才,往往能带来好项目,更能带村民走向富裕。”薄刚说,“给人才安心创业的环境,这是他们能否扎根基层一线的关键因素。”薄刚在皇城镇的4年多时间,参与和见证了皇城镇人返乡创业的多个项目。

  山东林森生物公司创始人于景堂是地地道道的皇城镇人,淄河就从他家村口流过。事业有成的他不止一次梦想回家创业,却苦于没有项目。2015年,皇城镇的干部找到了他,“就在你村口的淄河滩,我们准备修路、搞绿化,把全镇的农业和旅游结合起来。”原来,经过多年治理,老家那条河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了国家水利风景区。皇城镇干部的热忱、支持,环境的改善,让于景堂看到了机会,最终带着自己培育的玫瑰品种回到家乡,与皇城镇干部百姓一起,着手建起了玫瑰谷,发展旅游业。

  同样因人才而改变的,还有皇城镇的皇城村。薄刚记得,曾经邻村道路环境早已硬化、绿化,皇城村却还是车过一阵土、雨后一脚泥,垃圾坑好几个,气味难闻。后来,在镇党委的支持下,在外经营物流公司的陈良英被动员回来参加党支部改选。薄刚说,陈良英把在外创业的劲头和管理经验带回村,迅速扭转了全村的面貌和风气。镇党委在这个过程中,在资金、项目、安抚百姓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如今的皇城村,成了邻村羡慕的对象。

  薄刚觉得,很多从农村出来的老乡,都有回报家乡的愿望,但仅靠感情引才是不够的,还需要做好配套服务,有相关产业作为支撑。此外,人才引进后,更要注重干事创业氛围的营造,让他们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

  提高科研人员待遇

  20年来,尼玛扎西带领团队选育春青稞新品种,惠及雪域高原上百万农民

  “阔别”农科院青稞育种基地5天了,6月22日傍晚,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尼玛扎西急匆匆走出拉萨贡嘎机场,直奔位于拉萨西郊的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的青稞育种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次在北京参加一个扶贫领域重大科技项目评审,收获很多。像西藏这样的艰苦边远地区,发展的关键是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尼玛扎西对记者说。

  近年来,西藏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围绕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和重大项目发展需要,通过调入、创新创业等方式,重点引进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带来资金和项目、促进当地产业发展的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真正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个产业。

  出生于西藏山南藏族农家的尼玛扎西对此深有体会。“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要有好的政策,也要有好的平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待遇留人、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尼玛扎西说。

  1985年,尼玛扎西从西北农业大学毕业后,进入正在组建的西藏农牧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当时,我就是书呆子一个,农科院领导发现我爱学习后,主动把我送到北京的中国农科院进修了一年,后来又让我去国外深造。1995年我考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后,农科院还把国际学术交流处副处长的职位给了我。”尼玛扎西回忆说。

  2000年,总部在尼泊尔的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为尼玛扎西提供了科研岗位。“当时山地中心提供的月薪高达4500美元,几乎是农牧科学院薪酬的10倍。但过了两年左右,当时的西藏农牧科学院党委书记洛桑旦达给我打电话,说院里对科研人才提高了待遇,还新建了博士楼,在他的感召下,我毫不犹豫地回到了拉萨。”

  这一回,就是近20年。此后的尼玛扎西,潜心青藏高原特有粮食作物——青稞的良种研究和推广。20年来,尼玛扎西提出了一系列青稞产业科技创新的新论点,带领创新团队先后选育出了20多个春青稞优异新品种(系),其中鉴定出的藏青148和藏青690青稞新品种曾一度成为西藏适宜地区的主栽品种。他的团队成功筛选出的青稞新品种“藏青2000”,目前每年大面积推广数百万亩,占西藏青稞种植面积的50%以上,亩均增产25公斤,惠及雪域高原上百万农民。

  据了解,2016年起,西藏实行柔性引进,通过兼职、顾问、技术咨询等方式,吸引一批“候鸟型专家”进藏服务。两年累计投入500余万元,引进高层次人才8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61人,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西藏高层次人才不足的短板。“目前已经有规定不让内地机构来西藏‘挖人’、对没满服务期限的人才跳槽给予巨额罚款,但这并不是治本之策。作为农牧科学院负责人,我要向老书记洛桑旦达学习,研究出台具体措施,真正让在这里工作的同事干事有舞台、创业有机会、发展有空间。”尼玛扎西说。

责编:车婧